视角不同
传统金融学从“应该是”的角度寻找长期均衡的规律,行为金融学从“实际是”的视角解决当前具体的金融决策。传统金融学认为市场是不可预测、无法战胜的;而行为金融学认为市场是有规律的,战胜市场是可能的。原因是,行为金融学是心理学和金融学的交叉学科,而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有规律、可以预测的。
有效市场假说 Vs 错误定价
传统金融学的根基是有效市场假说:金融资产的价格总是正确的,就是价格等于价值。该理论在2013年才获得诺贝尔奖。行为金融学则认为价格常常会错,会不符合价值,也就是错误定价。
人是理性的 Vs 人是非理性的
支撑有效市场假说的理论是理性人假说。
什么理性人假说呢?简单来说,人做任何决策其实是分两步,第一步了解你需要决策的每一个对象,这叫认知;第二步,对它们进行比较,这叫选择或者决策。人在认知和决策过程,都是理性的。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消费者,双11、广告应该对你没有影响;如果你是个企业老板,就应该不会错过赚钱的良机;如果你是个投资者,那么你就应该拥有计算机一样的记忆和计算能力。因为每个人都是理性人,所以市场决策一定会让所有资源都得到最优的配置。
行为金融学认为你根本没办法正确认识你的决策对象——认知非理性。即使你能准确认识你的投资对象,决策也有可能出错——决策非理性。因此,人是非理性的。
认知非理性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认知过程可以切分为四个阶段: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反馈。
举例来说,你要做股票投资,需要了解公司背景和相关新闻,阅读公司财务报表,这些就是信息收集。当这家公司所有信息都收集来之后,你的阅读理解过程,比如读报表、听新闻时,你的内心就开始有判断了,这叫信息加工阶段。信息输出阶段是指,在信息加工的基础上你作出对这家公司买或卖的决策,把信息输出出去。信息反馈阶段是指,你在做出决策后,看到决策的结果,赚钱还是亏钱,是会不断学习反省的,理性人总是会吸取教训吧?
在信息收集阶段,信息来源分为两类,当信息来源于容易被你记住的信息时,常常容易产生易记性偏差;当信息来源于还没有被你记住的信息时,容易受首位效应和末位效应的影响。当这两种效应都存在时,要看信息到达的速度和强度。
在信息加工阶段,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代表性偏差,就是统计学中的小数定律。代表性偏差是指,当事物的代表性特征表现出来以后,人容易冲动地做出判断,而忽略了其他更多决定性信息。
在信息输出阶段,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是指人对自己的能力认知超过了自己的实际水平。过度自信是生物本能,但它在金融投资中却是有害的。主要表现在,过度自信使人低估风险,做出不必要的买和卖。
在信息反馈阶段,人们容易犯自我归因偏差、认知失调、确认性偏差和神奇式思考。大多数情况下,你都会重蹈覆辙、踩过的坑下次还会再踩。
决策非理性
传统金融学认为理性人在决策的时候,会选对自己效用最大化的那个,称为预期效用最大化,这就是传统金融学的理性决策。
行为金融学认为,决策并不取决于效用的绝对值,而是要看跟谁比。所有决策都是比较而言的,比如说,我给你发一万块钱奖金,你高不高兴?你说,不好说,我得看一下我的同事拿到了多少钱。这就是决策非理性,也叫前景理论,它是行为金融学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理论。具体来说,行为金融学认为产生错误决策的3种方式:前景理论、狭隘框架、心理账户理论。
前景理论包含3部分内容:
- 参考点效应 人在决策的时候经常会往回看,找参考点
- 人在盈利和亏损时的有不同的风险偏好,盈利时候厌恶风险,喜欢落袋为安;人在亏损的时候却偏好风险,希望能够扳本。
- 决策权重理论 概率到决策权重的转化是非线形的,会导致决策错误
人在决策时,事件的决策权重并不等于事件发生的概率。在低概率区域,投资者会被极端收益所吸引,在心目中放大低概率,典型的例子就是买彩票。在高概率区又会产生“失去才最美”效应,在心目中忽视大概率事件,典型的例子就是父母的关心,拥有的时候不觉得美,失去了才觉得美。
低概率事件被直接降为0,典型例子就是,小时候出门,父母一般会叮嘱“出门小心点”,而我们则会觉得父母啰嗦,一般回一句“知道了,没事!”,父母觉得出门有一定的风险,所以提醒我们小心,而我们却降出危险这种低概率事件的权重直接降为0,所以觉得父母啰嗦。
高概率事件被直接升为1,常发生在连续概率的决策中,例如作为领导现在要决定是否投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由7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都有90%的把握能拿下来。你可能会觉得这个项目十拿九稳,可以投了。实际上,当90%乘6次以后,概率已经不足50%,即这个项目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狭隘框架理论(Narrow Framing)
现实中人做决策,都会受框架影响,这就是框架效应。形容人在决策时候没有全局观就是狭隘框架。
一个立体的金融市场,存在两个维度:
一个是横截面维度,指的是在一个时点上,观察市场上的很多投资品种。横截面上的狭隘框架就是对资产组合没有全局观,关注单个投资的涨跌,导致没有正确理解风险;另一个是时间序列维度,指的是固定一个投资对象,看它在不同时间点上的表现。时间序列上的狭隘框架就是频繁清点资产。清点资产的主要问题在于,会不自觉地计算盈利和亏损,导致投资决策“往回看”。
心理账户理论
投资者会将资金分为不同的用途,为其建立各个心理账户,并对不同的心理账户采用不同的风险态度。
心理账户是相对真实账户而言的。人在做决策的时候,有一个真实账户,记录着真实的盈亏;于此同时,人还会在心理上建立一个账户。心理账户与真实账户有一定关系,它会随着真实账户而变化,但又不完全对等。
人的决策取决于心理账户,而非真实账户。我们对事物的评价可能并不取决于事物本身,而取决于我们将其放在哪个心理账户进行核算。
心理账户导致产生的投资决策可以有约束自己消费的作用,但并不是最优组合。多数人的投资方式应该是会把钱分成几部分,投资一部分到相对安全的资产例如存银行、买货币基金;一部分到风险资产,例如买股票、股票型基金、数字货币虚拟资产。然后把这两个资产分别放在两个心理账户中进行管理,一个避免贫穷保证基本生活,另一个希望暴富。
心理账户会给投资者的决策带来什么问题?
首先,心理账户导致人们缺乏长远眼光,不能全局看问题,因为厌恶损失而投资过分保守,比如拿来吃饭的钱绝对不敢冒险。
其次,总组合对于投资者并不是最优的。此外,由于对于每个账户单独核算,风险容忍度不同,比如说对股票的风险容忍度高,对教育储备金风险容忍度低,这也会让投资者对每个账户单独决策,导致操作失误,更进一步偏离最优组合。
套利 Vs 有限套利
传统金融学认为套利可以消除一切价格偏差,套利是保证传统金融学所有理论成立的基础。套利有三个条件:零成本、无风险、正收益。
行为金融学认为,真实市场的套利不可能是零成本、无风险、正收益。真实套利是有限制的,称之为有限套利。有限套利使理性人不敢去套利,从而套利机会一直存在,价格错误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