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244:孔子也讲“无为而治”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孔子说:“能无为而治的,我看就是舜吧?他做了什么呢?就是自己恭恭敬敬,南面而坐而已。”


孔子为什么会在这里说“无为而治”呢?无为而治不是道家的处世之道吗?

这里是不一样的,道家的“无为而治”那是真什么都不做,领导也不用做什么,普通人就自然知道该做什么了。

而孔子这里讲“无为而治”,儒家也确实讲求无为而治,只是这个“无为”是针对别人的,也就是领导要对自己有要求,但不对别人有要求——

别人做的对不对、好不好,我不管,我只管我自己该怎么做。

光是这一点很多人是做不到的,甚至于他自己没做到,还去要求别人非得做到,比如很多家长自己天天玩手机,看到自己的小孩玩手机还挺生气,这就是典型的利用力量优势搞双标,不光对自己的小孩,对别人也是如此。

儒家所讲述的,就是管自己,别去管别人,就是无为而治。

但在当下的现实中,比如在公司里,你作为一个领导,要怎么无为而治呢?

第一就是首先要求自己,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下面的员工,因为你说的话他们信不信不一定,但是你做的事他们会模仿倒是大概率的。

所以要求员工前自己先做到,而且要做的非常彻底。

比如你想要员工不拖延,那么你自己说出去的诺言也不能拖延,甚至要提前兑现;你想要员工把利益看的淡一点,你自己首先得不在乎钱,比如随时爽快分钱。

无为而治,是说不要求别人,不用恐惧来要挟别人,而是用我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别人。

第二就是手下要有能人,如果手下都是一群没能力的人,你光做好自己没用,你还是得事必躬亲,因为他们做的事情不合格。

这时候,就是放手培养人,该交的学费必须交,人才培养出来,你才能真的无为而治,只做好自己就行。

孔子说舜能做到无为而治,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前面的尧给他打下了完美的基础,手下有禹、稷、契、皋陶、伯益等一帮贤臣。换群手下,他就做不到无为而治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论语·卫灵公》188-189 15.4:原文:子曰:“由!知德者鲜矣。”译文:孔子说:“仲由!知晓德的人太少了。...
    呆耳朵阅读 793评论 0 0
  • 第十六章 季氏第十六 2023/6/6 发表想法每个人都要养成好习惯,有好的修养,那社会就会有温度,就不会冷漠,每...
    阳明AI阅读 2,299评论 0 1
  • 学论语打卡打1天 学习思悟 言忠信,行笃敬:我们从不张扬,却都自带光芒。做事不张扬、对待别人恭敬、履行承诺,这些礼...
    幸福幸福456阅读 412评论 0 0
  • 原文 15.4: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15.5: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
    dae5b6affaed阅读 2,755评论 0 2
  • 15.4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15.5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15....
    雪莲117阅读 3,50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