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四下基层”做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提倡并身体力行的工作制度和宝贵经验,今年是“四下基层”这一实践创造提出的35周年,它源于宁德、兴于福建、推向全党,是党群众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有效制度。具体是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这四个方面主要内容。体现了我们党积极主动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体现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体现了党的领袖的为民情怀。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践行“四下基层”,厚植牢固的为民情怀,挺起担当作为的脊梁,迈稳实干肯干的坚实步伐,用实际行动体现“人民至上”的庄严承诺。
要主动将“嘴”对准基层,在将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变“声边”为“身边”的过程中“聚民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是“四下基层”的首要任务,要变“党的政策主张”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路线,我们要让党的方针“落地生根”,让党的政策“开花结果”,让党的理论路线“深入人心”。因此在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进行宣传宣讲,将“声边”的政策宣传变成“身边”的方针讲解。通过站稳群众立场、讲好群众语言、和群众坐一条板凳等方式解开群众思想上的扣子,让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入脑入耳入心”。让人民群众忠心拥护、自觉践行党的正确主张。
要主动将“腿”迈向基层,在调查研究变“二手”资料为“一手”的过程中“顺民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党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致胜法宝,好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好的执行也离不开调查研究。今年三月,中办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工作方案》,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方法和路径。今年十一月,中央主题教育办要求全党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的抓手的意见中也明确要求将调查研究作为“学思想”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四下基层”中,“调查研究下基层”是变“群众呼声”为“政策哨声”的一项重要途径,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到群众意见大、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听民声才能解民忧、访民意才能办实事、察民情方能促发展。脚下沾满泥土,心中装着百姓,才能够收集好第一手资料,主推形成成熟的调研成果,及时上升为决策部署,及时落地为具体措施。
要主动将办公桌“搬”向基层,在现场办公变“会场”为“现场”的过程中“暖民心”。当年,习近平总书记跋山涉水、披荆斩棘,三次到下党访贫问苦、现场办公,协调解决下党村公路和水电建设、下屏峰村灾后重建问题,变“会场端坐”为“直奔基层”,有力的推动了问题解决和经济的发展。李强同志在今年“两会”记者见面会上答记者问时说过,坐在办公室里看到的都是问题,下到一线看到的都是方法,高手在民间。因此在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利用好“一线工作法”,主动将办公桌搬向基层,在一线找问题、在一线破难题、在一线抓落实。做到即发现即处理,提供群众办事“一站式服务”,实现民生实事“项目式推进”。做到既“稳扎稳打”又“小步快跑”。
要主动将接访台“挪”向基层,在变“坐诊”为“接诊”的过程中“惠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多次强调干部要“把心贴近人民”、练就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功。信访接待下基层是四下基层的重要举措,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抓手。通过践行信访接待下基层,把群众上访变为干部接访、领导下访,化被动作为为主动服务,真正搭起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就实际工作中而言,广大党员干部要利用好同群众接触的一切机会,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带着感情去抓信访工作,用心办好“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把群众工作送到“家门口”。
同时,“四下基层”是当前和今后我们要坚持的好的工作方法,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领悟、积极践行,不能让“四下基层”变为“似下基层” 。
一要认真学习领会,领悟领袖为民情怀。要结合正在开展的第二批主题教育,认认真真学、扎扎实实学。认真领悟总书记为民情怀,同领袖思想统一步伐。二要深入基层实践,担当初心为民使命。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党的政策能够落地生根的重要推动者,因此我们要在“身挂巴茅、脚踩黄泥”的实践中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三要融入工作践行,推动各项工作结实推进。党的各项工作各项任务都是为民工程,因此在工作中不能脱离这个实际和要求,要紧紧围绕目标,将其融入到工作的各个方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