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三个流量“洼地”,服务商掘金小程序海外市场
与国内月活用户百万、小程序竞争激烈的状况相比,微信小程序的海外市场还处于规模较小、增速较高的早期发展阶段。
微信小程序公布了一些最新的海外数据:
海外小程序的打开速度提升了35%,日活提升200%,欧洲地区小程序访问量翻倍;
2019年微信支付在境外合规的国家和地区覆盖量增加至60个,支持16种不同货币直接结算。
这意味,能在这个时间点能抢占平台流量,就能更容易获得先发优势。
远未饱和的发展空间对开发者和服务商意味着机会,但对微信来说,就需要再加把劲,一手推小程序和微信支付,一手发展服务商体系。
从海外市场来看,至少有三个领域的发展潜力没有完全开发。
一是为海外华人和中国的出境游客提供境外服务,做“微信海外版大众点评”形式的平台,集成商户,连接消费者,获得线上消费、线下引流、广告等商业收益。
二是海外电商。中国在经历一场消费升级之后,对海外商品的需求出现了爆发。红酒要欧洲出产,牛奶要荷兰制造,电器要日本原装。帮助海外的商家去获得中国的消费者,微信小程序会是合适的通道。
三是海外大品牌通过微信小程序影响中国消费者。在微信小程序柏林站的开发者大赛上,提出需求的企业有德国保时捷、奢侈品集团LVMH和规模排名全球前三的酒庄集团Boisset Collections。这意味着他们也注意到了微信小程序这个新的流量入口,并有意挖掘商业价值。
在国内,已经有一些品牌比如宜家、戴森,把微信小程序做为影响用户的第二阵地,在小程序中试水会员、快闪店等各种玩法,培养消费者的忠诚度。
然而中国互联网服务出海,无论是服务商接入海外小程序,又或是开发者制作小程序,都还有一些需要摸索的地方。
在这个生态中,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是服务商。如果海外小程序能够复制国内的爆发式增长,那么小程序的制作和推广势必发展成为专业的业务。一批专业的服务商出现,也能够帮助商户打破技术壁垒,更容易接入微信小程序的平台。
国内的小程序服务商已经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据微信公布的数据,2018年,小程序服务商只有5000家,一年后增长到8200家,服务63万个小程序。
在海外,也已经有服务商在YouTube上打广告,宣传帮助海外公司通过微信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小程序服务商可以借这个机会出海,帮助海外商家吸引中国市场的消费者。
从参与者来看,一些头部商户和合作伙伴已经加入了微信小程序的市场,做出一些产品。但微信要在海外复制国内月活用户百万的小程序盛况,还需要更多的开发者和服务商加入,去做大海外服务市场。
针对这些问题,微信也推出了一些海外生态发展的策略和支持计划,试图吸引服务商加入海外的微信小程序生态。像是微信团队正在海外扶植服务商,发布小程序服务商成长计划、认证讲师体系,按照创建、能力、运营、拓展四个方面,去帮助服务商做小程序。
微信市场、开放平台、支付、腾讯云的海外团队,也都出现在了微信小程序海外开发者大赛上,获奖的团队则来自瑞典、新加坡和意大利。微信通过大赛平台去为小程序培育全球开发者、服务商团队的信号非常明显,也亮出了手中可以支持的资源。
微信也已经上线了小程序英文开发文档、面向服务商的微信开放平台英文介绍页,方便服务商接入并开发小程序。此外,微信小程序还在寻找海外服务商的经验和玩法,培养当地的商户资源,在欧美等海外市场进一步落地。
老外都要给中国人做微信小程序了,你的品牌有小程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