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程管理的思考

在三期工程即将开始之前,结合一期工程后期出现的问题,现对两个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个问题:我们做的是什么?(What)
常见的三种工程发承包模式:
一、施工平行发承包模式
二、施工总承包模式
三、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

建设工程施工任务委托的模式(又称作施工发承包模式)反应了建设工程项目发包方和施工任务承包方之间、承包方与分包方等相互之间的合同关系。

大量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实践证明,一个项目的建设能否成功,能够进行有效的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控制及组织协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承包模式的选择,因此应该慎重考虑和选择。

三种施工发承包的优缺点:
1、施工平行发承包模式

适合下列情况
(1)项目规模很大
(2)急于开工
(3)经验能力丰富
(4)照顾关系

2、施工总承包模式

业主的合同管理工作量大大减小,组织和协调工作量也大大减小,协调比较容易。
但建设周期可能比较长,对项目总进度不利。

3、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

施工总承包管理方和业主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中,管理方(承包方)负责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控制和协调,而业主方(发包方)负责项目总进度计划的编制、控制和协调,以及设计、施工、供货之间的进度计划协调;

在实际项目中,每个层级都有自己的管理层和执行层,关系一层套一层,所以很难用角色区别职责,比如说项目经理这个职位,所在公司不同,职责就不同,开发商有项目经理,施工总承包方也有项目经理,施工方也有项目经理,所以,抛开所处的环境很难明确“项目经理”的职责权限;

权限的模糊代表组织管理系统中存在漏洞,漏洞的修复有两种,一种是自我修复,一种是借助外力;这就像我们皮肤上的伤口,小伤口可以自己愈合,打伤口需要包扎处理才能愈合;

首先我们要能判断伤口的位置,以及大小,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是通过感觉来判断是否需要干预处理,比如说有些伤口我们不是先看到的,而是感觉到疼才知道它存在,然后根据它带来的疼痛感判断如何处理,使用创可贴还是包扎等等;

组织不是独立存在的,就像牛顿说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都是相对的那样,在组织建设过程中,除了要处理组织本身的问题,更应该兼顾到组织与外部联系,毕竟组织的形成和成长都离不开所处的环境,就像水稻离不开水一样;

在计家墩工作了快整整三个月,从刚开始的陌生到现在负责市政工程落地的协调工作,我从一个局外人变成计家墩建设管理组织中的一分子,从0个联系人到现在的N个联系人,我就像组织身上的一块皮肤,随着组织的移动接收这外部的信息,冷热、酸甜传递这各种信息。

为了项目的顺利推进,按期完成开发任务,我们在现场的每个人都应该随时检查自己职责以及职责中出现的漏洞,

结合我们公司现在目前的情况,不存在发承包的委托关系,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负责所有的事宜,所以,从职责内容看,上面说的管理方可以看作是:工程经理,而业主方可以看作是:项目经理;

工程经理要负责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控制和协调,而项目经理的负责项目总进度计划的编制、控制和协调,以及设计、施工、供货之间的进度计划协调。

根据我过去一个多月作为工程经理的工作经验,在我接到一个单项工程的管理任务时,我首先会了解清楚这个单项工程过去一段时间的进展情况,并制定新的计划,在这之后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控制进度的推进,协调各方干系人共同完成任务;而作为项目经理的大黑牛则负责在我工作完成后进行检查并安排新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关于设计、供货、报批方面的工作则有小胖、夕茜协同一起完成。

第二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How)

在清楚我们项目的职责后,需要考虑的就是选择一个正确的方法将这些工作落实;

关于职责落实的方法我参考《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可点击自行下载);

规范是用来指导合同当事人双方的行为,避免合同纠纷,包括《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也可以下载下来学习。

三种工程承包模式在一个项目中可以混合使用,作为田园综合体开发商,建设工程管理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建筑项目,还有关于商户和小业主以及当地村民等的利益关系的管理;

在田园综合体中,商户的建设项目和我们自己的建设项目是平等的,但在管理的层次上有所不同,所以在工作安排上,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站在全园区的角度管理,一个是站在自己项目的角度管理;

对于小业主的建筑工程,我们的角色又发生了变化,业主是委托方,我们是总承包方,包含设计、施工、运营全生态系统,但是大部分工作的决定权

施工管理目标责任书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标准(ZJQ00—SG一013—2006)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标准(ZJQ00—SG 014 2006)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标准(ZJQ00—SG一015—200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标准(ZJQ00一SG一01 6—2006)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标准(ZJQ00一SG一017—2006)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标准(ZJQ00一SG一018—2006)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标准(ZJQ00一SG一019—2006)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标准(ZJQ00一SG一020—2006)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标准(ZJQ00一SG一021—2006)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标准(ZJQ00一SG一022—2006)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标准(ZJQ00一SG一023—2006)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标准(ZJQ00 SG一024—2006)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标准(ZJQ00一SG一025—2006)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