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再次重温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这是一部堪称经典的电影。
故事发生在1947年,银行家安迪因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后本想枪杀他的妻子和情人,但他没有下手,恰巧当晚有人枪杀他的妻子和情人,他被指控谋杀而被判无期徒刑,这意味着安迪将要在肖申克监狱里度过余生。
然而,安迪在监狱里遇见“权威人物”瑞德,在瑞德的帮助下,获得通往求生之道的一把石锤和巨幅海报,从而通过自己的救赎去获得自由……
这部电影的不平凡之处,在于成功塑造了安迪这样一个几乎完美的人物。在监狱这样最坏的环境下,即使被利用,被侮辱,被欺凌,仍然保持强大的自我。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渴望自由,怀着希望,坚持活着走下去。
其中有个经典的片段,常常引起我们的思考。
例如,对于我们广大的中国学生来说,特别是学习上遭遇不顺利的学生,应试教育下的学习,各种各样的考试就是一座监狱(思想上的)
然而,当我们尝试离开它,走入现实而残酷的社会时,才感觉到对它的依赖与怀想,包括同学间真实而真诚的友谊,师生间的平等与尊敬,等等。
再如,长期处于迷茫的年轻人,做着最底层的劳动,逐渐丧失了斗志,被体制化了。这就是许多人终其一生无为的原因之一......
而安迪便是逃出体制化的一名领跑者,在狱中长达20年的斗争与耐心等待,寻找到自己的求生之道。这不同其他的,所谓的励志鸡汤。
其中,安迪对州政府发送每周一封信,长达6年的时间,直到后来州政府回复答应扩建监狱图书馆。安迪说,只用了6年。最后增加到每周两封信。这正是作者斯蒂芬.金的早期创作的真实写照,墙壁上贴满退稿的来信。这又是展现电影魅力的一面......
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与努力同样重要。
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说:‘Every overnight success takes about 10 years.’(每个一夜之间的成功都花了差不多10年)
坦诚的认知,忍受。走少有人的奋斗路,熬过困难的阶段,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我是重塑,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重塑的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