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谣从幼童到老年,从老年到青春,从苦难到幸福,从沉默到到泪止不住的流。
《二十二》里记录老人家的所有的生活,生活可以简单到只为了一餐一食,为了去呼吸和看着自然的状态。生活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日出而坐,日落而息。生活活着看似无趣,却承受着历史上最受伤的记忆。我们从贫穷里来,却找到了真实的乐观和知足。我们从苦难里来,却找到了生命的哲学和生机。
说:活着之于我,不是一贫如洗,不是一蔬一饭,他是一种不死的欲望,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青春是个大话题,大观园里的青春王国里守护着所有人的青春,可以葬花扑蝶做游戏,可以烧烤喝酒办诗社,连贾母这样的人两宴大观园里都回忆起自己的青春。
我一直觉得能回忆的青春是珍贵的,至少我们拥有过,挥霍过,任性过,那是一个人最美好的年华,我们在赞叹青春时,却让我意识到有一群老人已经不想去回忆青春。她们在最好的年华里承受了历史的苦难,被欺凌,被侮辱,被折磨。有的刚刚新婚,有的天真无邪,一下子所有的人的命运被拽入了黑洞,恐惧的等待她们的结局。她们的青春刹那间好像黑白了所有美好,活着都是罪过,呼吸都是折磨。有些老人在讲到动情之处总说我不讲了不说了,然后静静的抽泣。
20万的受伤的女性,在那个时代被他人凌辱,在这个时代被自己人不尊重。她们所有的身体伤痛随着岁月衰老随着季节疼痛,心灵上一边被生活平淡一直被回忆,像被重新撕裂的伤口。
这部纪录片从人物线,地理线,时间线,情感线贯穿了仅在中国大陆活着的22位被日本人侮辱的“慰安妇”受害者群体的生活状态
人物里的22位女性大多生活贫苦的耄耋老人 ,生活贫困和心灵压力交织,如今有的和子女在生活在一起,有的孤身一人,她们都对那段历史保持缄默。受害者群体的缄默使的一些人有所误解,有很多人远离那个时代,不知情,不同情,不共情。所有人的冷漠让人绝望说了又能怎么样?不说又能怎么样?伤痛就被掩盖不存在了嘛?还是可以粉饰太平欺人欺己呢?
哭着看完纪录片,内心很惊讶于老人们的生活心态: 生活的乐观。苦难一直存在,伤害一直存在,贫穷一直存在,但是都打倒不了这些老人。她们有的依然精神矍铄,不断感受生活的平淡;有的已经暂别人间,不在经历世间之苦。
那些苦难在她们的脸上刻下印记,可是却藏不住她们的生活的乐观,有的还唱着儿时的歌谣,有的还愿意去照顾无家可归的流浪猫,她们一直保有对生命的热情,尽管她们贫穷,有的三个月只有90元的养老金。
为什么她们如此乐观?我想泥土大概是生命力的源泉,所有的老人生于斯,长于斯,最后死于斯。红楼梦里贾母对着刘姥姥说自己不过老废物了。那场对话里,贾母应该很羡慕刘姥姥比她大几岁却身强体健,能下地干活,能摔跤玩乐。一种土地里的生命力,在刘姥姥身上展现出来。
如今纪录片的老人,亲密的接触土地,关切着自然,汲取着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有一种被苦难磨砺,被岁月涤荡的哲学,她们笑着,她们发呆着,然后继续生活,那一段苦难的记忆对于漫漫人生不过是片刻,她们更长久的品尝生活的平淡和落寞。
看记录片的同时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活着 ,活着是一种意义,有时候意义是个空洞的东西,不过“识其时,行其运,知其命,守其位”,她们用一种平淡的哲学忍受着寒潮,忍受霹雳,在电光火石间感激上天的给予。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是一种治愈,越是伤痛的时候,人越觉得想逃避,我们逃避苦难,逃避回忆,可是偏偏要遭受的苦难是注定的不可逃避的,历史里是受害者是真实的存在,孤独的生活,沉默的离去。这部影片的出发点用温柔的心态记录老人生活,让她们在消逝之前去被温暖的陪伴和深情的凝视。
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这些老人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其他什么都没有;可纪录片去让他们用第一人称来讲述自己的日常时,她们苦难的经历里立刻充满了平淡和知足。
活着是一种可能,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可能,幸福的可能?憎恨的可能还是反省自身的可能,我知道什么都会过去,雨下会停,生命也会离去,但是生活还会继续。他们是一群可爱的老人,对生活有热情的老人,我觉得这是希望的可能,也是通向幸福的道路。
余华说: 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不是控诉或者揭露,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和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这部纪录片没有过分黏着于老人的苦难,没有向导于爱国主义的情绪,不是去憎恨,不是去忏悔,而是一种对这个受害者群体的关注和同理心。我们不憎恨恶,也不伪装善,更多希望人们可以从这些老人身上汲取对生活的体悟。感受这些老人不同生命状态里的生命态度。
感谢导演郭柯,
感谢那些受过伤依然可爱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