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发展心理学陈忻老师诚心的推荐,我恐怕也会因为书名,而误以为这是一本鸡汤满满的书。
我不知道你的阅读习惯是怎样的,
但我自从用了手帐之后,会把书里可以操作的方案,结合实际调整进手帐实操一遍。
这本书中说了最重要的两点,
第一个是关于成就的公式,
天赋×努力=技能,
技能×努力=成就。
作者说,努力被计算了两次,比天赋更加重要。
书中写道:
如果我的计算大致正确,那么一个人若有别人两倍的天赋,那么就算只有别人一半的勤奋,可能也会达到同样的技能水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人的收获将明显的少于别人。这是因为那些奋斗者在提高技能的同时,还在努力的运用着自己的技能:做陶艺,写书,拍电影,开音乐会。
如果那些陶器书籍,电影和音乐会的质量和数量是用来计算成功的指标,那些那么与天才拥有同等技能的奋斗者,从长远来看,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二个是关于如何成为一个坚毅的人。
坚毅是什么意思呢?
坚毅就是找到你的激情,并且坚持不懈的做下去。
那你肯定会问,那这和老生常谈的,坚持不懈有什么区别呢?
书中提出了,你需要坚持的并不是某个基本的事情让你钻牛角尖,直到做完,
而是朝着一个更大,更抽象的目标,终极目标,
然后把它分为中层目标和小的具体目标。
比如运动目标是一辈子的健康,中层目标是想拥有,很好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
那分摊到每一天,你肯定是想今天做,30分有氧,20分的,肌肉运动,
你是否要每天都坚持,做这一系列的运动,哪怕不适合你的运动呢,
并不是,而是运动有非常多种,无论是有氧还是无氧,就算练一个部分肌肉,也有非常多的动作,非常多的组合模式。
书中说道:
你有多少目标是为同一个顶级目标服务的?当他们越靠近同一个目标体系,或成为该体系的一部分时,你的激情就越聚焦。
当你看到你的顶级目标是以层级结构组织在一起时,你会发现,坚毅并不代表不惜一切,执拗的追求清单上的每一个低级目标,事实上你需要放弃一些迄今为止你一直都在为之奋斗的事情,这些事情并不是都行得通,当然你应该更有耐心的去尝试,但不要去撞南墙,有些事情只是实现顶级目标的一个手段。
知道如何将低级目标融入一个人的整体目标系统,这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低级目标,已经被怒气冲冲的❌阻断了,它可能是一张拒稿通知,一次挫败,一条死胡同,也是一次失败的经历。坚毅的人也会失望,甚至心碎,但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太久,很快坚毅的人确定了一个新的低级目标,以达到同一个目标,尝试,再尝试,然后试试不同的东西,当你处于目标结构的较低层次时,这是必须要做的,当一个低级目标比另一个更有效率,更有趣,或者比你原先的计划更合理时,你不妨做出改变。
这就是说如果你看到一本,不喜欢的书,可以换一本,如果你目前运动的方式不喜欢,可以换一种,而别简单的说我不适合读书,不适合运动。
难道人人都可以成为坚毅的人吗?
如果我是拖延症患者呢,
如果我是懒癌患者呢?
如果我觉得生活一点希望都没有呢。
正如你所说这些,我在一两年前条条都中。
后来自己慢慢的坚持一些事情,比如说运动健身,读书。
《坚毅》书中提到了如何成为一个坚毅的人,我发现与发展心理学的生态系统理论,可以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
他认为个人的发展是个体和周围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
这个系统包括五个层面,
第一层微观系统:个人生活,家庭,学校,同伴教会,
第二层中系统:微环境和其他环境的联系,第三层外系统:个体生活的直接环境和个体没有主动角色的环境直接联系,
第四层宏观系统:文化背景,
第五层时序系统:社会环境,文化,社会事件和变迁和过度。
再结合一个《终身成长》里提到的成长型心智模型,成长型心智模式认为:
智力可以提高的,产生学习的欲望,
因此倾向于:
遇到挑战时,迎接挑战,
遇到阻碍时,面对挫折,坚持不懈,
对努力的看法,认为熟能生巧,
对批评的看法从批评中学习,
他人成功时从他人成功中学到新知,
获得灵感,
结果是他们能取得很高的成就。
我结合自己这一两年的经验分享如下:
第一,调整你的认知,大部分的人都会以自嘲或者是消极的方式看待自己过往的经验,但就我自身的例子,我在26岁之前从来都没有在主动的五六点早起过,也以为自己天性就懒,其实我只是起床晚啊……改变起床时间就好了啊,不需要再给自己贴个无形的标签……
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以及坚定的目标,就每天都非常积极的早起,认为自己是可以学习的,可以改善的。
《可见的学习与思维》一书中提到:
一言概之,当你学习新事物时,神经元产生新的关联,这些关联随着实践和努力变得更加强大,关联越多,你的大脑神经越稠密,大脑密度越高,你越聪明,每当新的学识得到训练集应用时,这根细线就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这时,细小的线就有粗绳般的力量。
那你也许以前并不是没有坚持过,而是坚持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效果,那该怎么办呢?
让我们打开《聪明教学七原理》的一书:
任何新知识往往都需要不止一次的学习,当学习,目标是牢牢记住新知识,并把它迁移到新情境中时,情况尤其如此。
尽管练习的效应会逐渐累积起来,但有一点值得注意。
学生用来衡量自己的学习标准,在学习过程的两端相对不敏感,因此,即使学习正在发生,学生也可能看不到自己正进步的证据,而是觉得学习进入了瓶颈。
所以如果你所坚持的目标是,
属于日常习惯,那最少要三个月,
如果是身体,比如运动习惯,最少要六个月,
如果是思维习惯,最少要九个月。
初期意志力越薄弱,那么项目最好越简单越好,以此来训练你的坚毅度,
等到你可以把一个目标做长期时,便可以慢慢加上新的习惯和目标。
第二条是,要注意到自己的家庭环境,工作环境,社区环境,等等。
为什么呢?
受环境的影响很深却浑然不知,
如果你身边都是积极努力向上的人,你也会很快的学到,如何去有效的度过一天,
但如果你的身边的人都是分享一些电视剧的讨论,搞笑的段子,
或许你觉得积极努力的生活,反而成了异类。
人本身要挣脱环境,需要一定的觉察,
所以,想要改变自己,也需要环顾自己的环境,
无论是家庭的环境,如布置一个自己的书桌,
还是,朋友圈的环境也好,多加入一些积极学习的社群,下一些学习类app
第三点是为自己的成长而找一个导师
或找一个可以激励你的对象,以及共同成长的伙伴们,刚刚说的环境,其实这也是属于环境中一种非常积极的因素,
如果有靠谱的人指导,会比自己一个人暗自摸索,要来的准确得多,
以及有一个可以互相讨论,请教讨论的氛围,都会让自己,学到更多。
你会问,就这么的容易吗?
那我如何去找到自己内心真正所在的激情呢?
这需要你记录面对不同的事情时你的注意力,专注力和兴趣的状态,
回顾自己以往的喜好,以及留意时下的趋势。
可以记录在随手可翻看的笔记本或手机软件里。
从而制定自己各方面的目标,为终极目标而设定中层,低层目标。
这里就在拿运动健康举个例子,因为无论你要做哪种工作,好身体总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终极目标:
写在手账本里的抽象词为健康,精力充沛
优雅灵动,
我的今年目标:
是精力管理的全面提升,
心肺能力
腹肌美臀,
翘臀和美背。
我以表格形式画了每一项的进度,
以及由此要形成的习惯,比如健身健康饮食,热,启动冥想,早起护肤
这个月的健身是每天要达到半小时的,有氧一小时的,核心训练,基本都做到了~
现在马甲线就快露出来喽。☺️
如果时光倒流,我怕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做手账的课程,
会坚持每天运动读书,学英文还要带小孩,这些都是超乎过去了我的想象,
人生就是要不断的重新连接自己的内心,以及找到更好帮助方法,不断的去挖宽未来的道路。
这本《坚毅》我读过三遍,每次都有新收获。
「很多具有坚毅品格的人,都将激情形容为焰火,但这个比喻并不恰当,焰火会爆发为一团耀眼的火焰很快消失,留下的只是一缕青烟,以及曾经壮观的记忆,杰夫瑞的旅程则告诉我们,激情更像指南针,他需要一些时间来构建修补,并最终调整好,之后,他将引导着你走向漫长而曲折的道路,最终,到达你想去的地方。
如果你有一部可以放映那些产生卓越的每小时,每天、每周、每年的时光穿梭机,你就可以看到,一个高水平的表现,实际上是平凡行动的积累。」
「热情是普遍的,坚忍才是罕见的。」
最后分享一个我的昨天的日常~
感恩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