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从读懂寂寞开始…

《多情剑客无情剑》有这样一个情节:

李寻欢不愿阿飞再想这件事,抬头笑道:

“你看,这棵树上的梅花已开了。”

阿飞道:“嗯。”

李寻欢道:“你可知道已开了多少朵?”

阿飞道:“十七朵。”

李寻欢的心沉落了下去,笑容也冻结。

因为他数过梅花。

他了解一个人数梅花的时候,是多么的寂寞。


滚动的车轮辗碎了地上的冰雪,

却辗不碎天地间的寂寞。

他平生最厌恶的就是寂寞,

但却偏偏时常与寂寞为伍。


他说:“失眠的长夜,曲终人散时的惆怅,大醉醒来后的沮丧……那种滋味,只有我自己才知道。”


岛武郎说:“因为寂寞,所以创作。”


“如果空酒瓶是寂寞的,那我比空酒瓶还寂寞。”


廖一梅说:“在我们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他感叹:“人生最大的孤独是没人懂我。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爱笑的女孩子,运气不会太差。


有一年,作家冯唐喝酒之后,

给古龙写了一封无法寄出的信,

在信里,他这样写道:

“文字和人一样,很多时候比拼的不是强,

是弱,是弱弱的真,是短暂的真,是嚣张的真。

好诗永远比假话少,好酒永远比白开水少,

心里有灵、贴地飞行的时候,

永远比坐着开会的时候少。

所以,大酒之后,看到月亮而不是看到灯泡,

想起你而不是想起其他比你完美太多的人。”

金庸是拿来尊敬的,古龙却可以拿来当朋友。

“要活得勇敢、浪漫、自由、豪迈,

活成闪逝于边城凛冽的刀,

活成吟咏于天涯寂寥的诗,

活成瘦马关山道的西风,

活成晚来天欲雪的烈酒。”

如果生命无味,毋宁死。


这世界上有两种懂得体会生命的人。

第一种懂得体会生命的人轻轻举起杯子,

在风里花里雪里月里,慢慢品尝杯中酒,

岁月无情,酒尽了,人便悄悄地隐去。

这样的人有陶潜、杜甫、李渔。

第二种懂得体会生命的人,举杯就一饮而尽,

大叫一声:“好酒。”

然后把杯子一抛,发出响亮的声音。

这样的人有荆轲、霍去病,海子。

金庸是第一种人,古龙是第二种人。


蝴蝶的生命是脆弱的,

甚至比最鲜艳的花还脆弱。

可是它永远是活在春天里。

它美丽,它自由,它飞翔。


我们总喜欢把自己的价值和喜好强加在别人身上,

“我喜欢的东西,你也该喜欢。我讨厌的东西,你也应该讨厌。”

仿佛不到别人的生活里指手画脚、不去别人的世界里指点江山,我们的人生就不完整似的。


它的生命,虽短促却芬芳。


连岳有句话说得好:对他人的私事不关心不介入,允许他人的道德观、生活方式和自己不同,将消除世上90%以上的烦恼。


吴迪说:“建立好心理和行为边界,不要让别人随意介入你的生活。这不是斤斤计较,而是便于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因为他们懂得:人脉不在别人的身上,而是藏在自己身上。唯有自己变强大,才能获得有用的人脉!


杨绛先生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美国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可说过一句话: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

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99%的事情,

对于我们和别人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