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刻印相成,文明传承之舟

印刷术

用途印刷纸质出版物

起源南北朝

盛期唐宋

印刷术是一种工具,一番修炼。她可以是精微至极的钻研雕琢,亦可成为神秘似幻的艺术创造。

当雕凿石子成为可能,刻印便现了初容,它是印刷用版的原型。从将士虎符到传国玉玺,深浅错落间烙下了文明的痕迹。

印刷

雕版印刷以整块雕板刻成印版,字句图画皆成定局,一版一页,刷墨印字。

唐朝五代,宗教佛经、民间历书、儒家“九经”都有刻印:贞观十年之《女则》为皇室下令印书的初例,咸通九年《金刚经》则为流传至今的最早实存。

《金刚经》

由“飞钱”发展出的纸币也源自雕版印刷技艺。它使用柔韧耐磨的桑皮纸,轻便耐用,最宜携带。

整版刻印固然精美,却不免有失灵活方便,活字印刷术就应时而生。

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为一字一印,拼摆之间形成句段。北宋毕昇首先制作小巧的木活字,又因其易变形,将之改为胶泥材质。后有元代王祯,成功制出木活字,并发明转轮排字架与“六步活字印刷法”,增益活字印刷效率,至明清广为流行。

古时有专供出版的“书坊”,与如今的“出版社”相类,出版发售功能兼备,常有“刻坊”相随,用来印刷,在福建地区最早兴盛。

它还流传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现今还可见众多回鹘文、西夏文典籍留存。后来,它更走向世界,近至日本、越南,远至欧美各国。

当近代外来机械印刷得势,活字印刷便开始淡出出版业,而雕版印刷却以版画艺术的形式留存下来,至今活力仍在。

雕版印刷

书籍插图令绘画与雕版印刷走到一起,成为古代版画最常见的形式。得益于雕版套色印刷的发展,年画成为百姓生活的增色剂。当今社会,人们更将版画作为一个专门学科来传习发扬。

版画
版画
版画

印刷术的发生和演变承载了一种文化自觉。

人对文字的敬慕,在制版的每一笔、每一刀里得到鲜活的体现,人对文明的珍重,也在印刷出的每一页、每一册中得到最完整的保留。因此,印刷术的存在是人类文明的最好证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咱们分享的是益州麻纸和雕版印刷。 唐代益州麻纸问世,以其“滑如春冰密如茧”而誉满天下。唐代的成都,是著名的造纸...
    静待发生阅读 2,337评论 0 0
  • 今天萃花想用最简单的方式,把中国木刻版画发展史讲给你们听,就五分钟,谁也别想下车!来不及解释了,先看图!(横屏看体...
    艺萃阅读 1,175评论 0 4
  • 大家肯定看了我最近几天都在说社群电商,心理肯定都在问,到底什么是社群电商?今天的分享就举个例子吧。前两年火了一位卖...
    一笑社群阅读 281评论 0 0
  • express index.js router.js blog: app.js
    Nico酱阅读 539评论 0 1
  • 铁血男儿志作死,何必偷生在人间。但使卒于泰山重,黄泉一遭心甘愿。2016.2.25
    森垚阅读 16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