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培养

节选《异类》的第四章天才之忧(下)

作者通过贫困家庭的兰根 与中产阶级的罗伯特.奥本海默为主要切入点讲述两个天才儿童不用的成长历程。其中中产阶级父母的"协同培养"是对我触动比较大的,分享给小伙伴们 希望小伙伴们在孩子教育上有所帮助。

协同协养 顾名思义,这种模式倾向于"发掘孩子天分,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技能"作为对照,低收入家庭更倾向于"自然成长",把抚养子女成人看作自己的责任,而把孩子的成长与发展看作孩子自己的事。

中产阶级的父母从孩子童年时期就让孩子穿梭于各项活动之中,并听取孩子对老师、教练或是队友的评价。总是和孩子商量事情,晓之以理,不会硬性下达命令,他们希望孩子与他们顶嘴,和他们讨价还价,并站在成人角度问他们问题,鼓励孩子畅所欲言,在必要的时候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在权威面前如向维护自己的权益。孩子从小就被灌输"权利"意识,有的父母甚至事无巨细,言传身教,让他明白社会中的游戏规则,并鼓励他去实践,这些能使孩子在未来更好的适应社会。而贫困家庭的家长总是震慑于权威,行事消极,缺乏互动,孩子表现的安静、顺从。

特曼曾将730名男性分三组,做好为研究对象。"协同培养"原则下长大的孩子更加机灵、沉着、 衣着得体、富有吸引力。而处于下层社会的家庭出生的天才少年,最终几乎没有一个仅依靠自己的智力获得成功。其中家庭背景发挥了重要作用。 

读到此,你是否也与我有同感,对于孩子教育,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如何协助他拥有更好的人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异类》(Outlier)这本书上个月就看完了,拖拖拉拉一直没做读书笔记。直到今天,被“一个月没写文章”的焦虑感侵...
    小野与玫瑰阅读 5,359评论 2 11
  • 感谢清崎老师与编辑的合力出版,这本书的确对我们的认知会产生很大的改变。 【本书作者】罗伯特·T·清崎 莎伦·...
    文羽墨阅读 11,184评论 0 25
  • 一个吉普赛女孩,刚刚从妈妈那里学会了占卜。今天她遇到一个白人的男人,她觉得他非常优雅、绅士,而且还在街上挺身而出帮...
    艾娃阅读 1,943评论 0 0
  • “陛下,园内一切都收拾好了。”随侍恭恭敬敬地对着面前这位早已褪尽稚气的少年君主说到。 “好,在门外候着吧。”平常的...
    颜路家的花儿阅读 2,555评论 0 0
  • 图为刘三姐定情的大榕树☞ 阳朔,从桂林到阳朔大概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感觉视线里的山变得多了起来。有一种离开城市去乡村...
    Summerfaith阅读 2,48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