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族里有俩兄弟都是光棍,老大有点口结,牛高马大,为人勤快,每年养猪养牛的钱,养一家老小都沒问题。我就纳闷,他怎么单了,因为没读书,不解风情?因为沒人作媒?我记得我父亲给他介绍过一个哑巴给他,被他嫌弃了。他现在挣的钱(养了几十头牛)都花在侄子身上了。老二呢,没他勤快,等他结婚时,父母老了,没能力张罗了,也没姑娘看上他,就这么单了。现在俩兄弟,哥哥主外,弟弟主内,有什么事还要姐姐来操心,姐姐把他们的养老问题都规划好了,也算无后顾之忧。
咱们村小溪的两边都住着人家,不知道是村里集资还是国家出钱,溪的两边和中间都用水泥灌了三个大石墩,大概要三四个人手拉手才能抱得住吧!上面铺着长的杉树条,不过都用竹条子把它们捆在一起,防止走路时单根杉树条滚走,人跟着滚下桥。
记得我们放学回家都要经过那个桥,调皮的男生就站在桥的两头使劲地摇,女生就吓得不敢过去,或者等女生走到中间,他们突然蹦出来,使劲地摇。有的女生真的被摇到桥下面去,人也会被摔得很伤。然后整个小溪就鸡飞狗跳,男同学的家长追着男同学打,女同学的家长就抱着女同学骂男同学,老師每天放学训话都有提到不准摇桥。
对这个简陋的桥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男生摇桥,还有石墩子上的粉笔字,字写的像印刷体,写的内容相当深奥,我们当时根本就不理解。这么一个文化水平高的人,怎么会疯呢?“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当时的他高考失利,女朋友又甩了他,一时没想开就疯了,家里面又没有钱让他持续治疗,直到现在不光单着,还疯着。
每次看到我族里的一个哥哥风光的回来的时候,他都会喃喃道,当年读书还没我厉害,就因为高中毕业后,县里修电站的时候,他去了,后来去了水电八局上班,后来去的城市就越来越大了,他读书沒我利害……喋喋不休,现在的00后已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为什么70后的光棍这么多呢?在家里和爹闲聊的时候,我觉得爹的话,道出了其中一部分原因。
老爹说,四五六十年代没有分田到户,家里有个劳动力,公分都比别人挣得多,只要你四体勤快,哪怕身上有点小残疾也没人在意,找一个媒婆,两边一说说,那也就结婚了。女方也不需要你什么多的彩礼,家家都穷,知道拿不出像样的结婚礼品。买个一两身衣服,就算是聘礼了,女方陪嫁几双亲手做的布鞋、棉鞋和鞋垫,这婚就结了,婚礼上别指望吃到肉,萝卜、白菜,南瓜一桌,能吃饱就很满足了。
70年代的人长大了,赶上了分田到户,赶上了打工的热潮。女的都到外面长见识了,有些就嫁到外面不回来了。男的嘞,毕竟没读过什么书,在外面打工也都是干苦力活,挣得钱有限。这时候的人们的贫富观念越来越明显。家里条件差,兄弟姐妹多的,顾上这个就顾不上那个,有些人就这样被架空打光棍了。
80后读的书多了,嘴巴会讲了,在外面混的开了,在家附近找不到,他们在外面打工,也会找一个带回来。你看咱们村的外来媳妇是不是很多,甘肃的,东北的,广东的,湖北的等等。可以不夸张的说,村里的媳妇来自天南地北。
仔细琢磨一下,爹的话确实有道理。但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是:这些70后的家穷,兄弟姊妹多。
当时家家户户都有至少四五六姊妹,家家都在温饱线上挣扎,沒有闲余的钱,让孩子去接受教育,有先见之明的家长,也只会选择其中的一个去读书,其他的会走路就得去干活了。人没有灶高,得要会做饭了,人没有牛跑的快,得天天去放牛,人挑不起箩筐,就用背篓背东西。
在苦水中长大的孩子都老实巴交的,改革开放后,没能赶上时代的浪潮,还是家徒四壁,还是只会做苦工,就这样被剩下了。
这些光棍们基本上都已经四五十岁了,但是他们住在村里并不寂寞。劳作之余,这家唠唠嗑,那家话话家常,日子也就过去了。
现在的国家政策那么好,他们也没什么后顾之忧,生病住院不要钱,医保、养老费用免交。满了60岁照样可以领到津贴,只要不乱花,基本的生活还是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