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着急,缓一缓

(文/忆樱季节)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时候慢下来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但是,慢并不等同于懒惰和不作为。)

      现在的我们总想着在二十几岁的年龄就能够功成名就,不用担心未来、金钱、房产,可以给家人带来你所能想到的一切优越的生活。于是,在大学毕业后就耗尽一切心力拼命努力,呕心沥血,似是要把一生的气力都用上才好。

      近年来,我们经常会在很多文章里或朋友圈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有多少人以此作为自己成功的秘诀,有多少人将这几个字刻在自己的血肉里,奉为信仰,在一次又一次的极限中,咬紧牙关,用它们来抽打我们的躯体,即使血流满地,即使痛不欲生,依然踩着血脚印,奔向我们所谓的成功。

      我们老想着二十几岁就可以够上闪耀的星辰,总想在最年轻的时光里俯瞰繁华,但这真的那么重要吗?的确,作为年轻人当然应该充满激情,充满朝气,充满干劲,这个社会是因着年轻人的活力而绽放生机的。但有时是不是也可以想一想:我们是否可以把脚步稍微放缓一点呢?我们十步可以很好到达的地方,能不能就用十步去好好走好呢?而不是总想一步到位,虽然结果一样,我们最终都到达了,但过程和代价却是截然不同的。用十步到达的人,用这十步的时间,欣赏了沿途悠悠风光,见过脚下每一颗值得纪念的石子,甚至还可以慢慢想像十步以后的世界。而一步促成的,不仅丢失了那九步的美好,可能身体还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由于使用过度而提早到达极限而崩溃。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到今年已是2019年,九零后这个饱受争议的群体已然成为社会中坚力量。这群人与曾经给他们贴的标签同又不同。过去人常说,这是垮掉的一代。而事实是他们的确是“垮掉”的一代,只是这个“垮”字的意义与前者有所不同。这里的“垮”指的是身体和精神上的。他们就像一群不知疲惫的工蜂一样,拼了命地攒钱,拼了命地向上。在成功到来或即将到来时,很多人面临的不是成功的喜悦,而是精神将崩,身体欲废的状态。作为一名九零后,身在这股浪潮之中,强烈的感觉到要被这一波波浪潮吞没。只要自己稍一放松或停顿,就会产生极强的羞耻感、焦虑感、罪恶感,而不得不强打起精神做点什么,不让自己有松弛的机会,只有如此,内心才会获得一点安宁。因为你看,周围的人都在旋转呢,你怎么能停?

        究竟是这个社会不放过我们,还是我们自己用枷锁捆绑了自己!在各大媒体上某某九零后被确诊为这个癌症那个癌症,癌症正在低龄化等这样的讯息越来越多。在几年前或者十几年前,癌症与我们还是那么的陌生,总觉得那是离我们多么遥远的东西。但现在,它每天充斥着我们的生存空间,时刻威胁着我们,对我们虎视眈眈。抑郁症曾经也是一个只存在专业书中的词汇,现在却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越来越多的年轻的、功成名就的人屈服于此。花了那么多气力才得到的梦寐以求的东西,战胜了那么多不可能战胜的困难,最后却败在了它们的脚下。它们悄无声息地降临,让你猝不及防,且招招致命。

        生活在现世的人啊,我们是否该思考一下,让我们的身体和灵魂不要始终拉成满弓状态,偶尔松一松,也许会更耐用,射程会更远,更准确,毕竟一把好弓难得,废了便没有第二把同样的了。欣赏和爱它的人也无处安放他们的赏识与爱意,如此实在太过遗憾。愿我们张弛有度,少点遗憾,算不白来这世上一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篇文章: 下笔脑中空白,捋了一下,今天印象深刻的两件事: 一是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的人一件,著名主持人李咏离世,...
    刻秋阅读 1,722评论 0 3
  • 去浮动,位置跟随 font: 15px/150% 前面参数是字体,分割线后是行高 (1)fixed 不管...
    西兰花伟大炮阅读 955评论 0 0
  • 01.多看效应 延伸到人际交往中,多看效应证明了一个交际法则:彼此接近、常常见面,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 ...
    徐镁鑫阅读 2,312评论 0 3
  • 傍晚放学,俩娃又玩的不愿意回家。规定时间内,弟弟时不时过来问:“妈妈,时间到了没?”得到我“还没到”的肯定答复后转...
    绘分享育儿训练营班长牙牙阅读 1,495评论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