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考2020-06-21

听得到app上蔡钰的《批判性思维15讲》好几遍了,听书和阅读的理解力不一样,听书能记得细节,在《情绪和欲望怎样影响你的思考》这节中审视村上春树的“如果要在坚硬的高墙和击墙的鸡蛋之间作选择,我会永远站在鸡蛋那一边。”这句话你是被逻辑事实打动还是修辞打动?猛然发现自己是喜欢这个修辞,然后又反复听这个栏目,觉得还是要写下来比较深刻。

下文总结蔡钰老师栏目里的观点,可使用批判性思维思考蔡钰老师体验的批判性思维与我们自己认为的批判性思维有何异同。

应用批判性思维思考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思考自由度。昨天日更的《批判性思维问题清单》是蔡钰老师提供的训练清单,十个问题基本囊括了专栏里的重点,可逐个对照批判思考过程。应用批判性思考不需要追求决策速度,而是审视自己的思考质量,十个问题可耐心回答。

当然这里要提下批判性思维的适用范围,批判性思维批判的是一个观点背后的思考和论证过程。面对观点先思考这是我感觉、我猜想还是我推断,只有我推断是适用批判性思维的,而不带判断的表达、我感觉和我猜想都不能用批判性思维审视。

蔡钰老师从批判性思维的思考技术、思考倾向、局限性几个方面讲解了批判性思考。思考技术包括论题、论证、结论、概念、假定;思考倾向包括立场、信念、情绪和欲望;局限性包括知识面局限和批判性思维本身的局限,最后还提供了成长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供参考。

批判性思维是审视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不对、好不好;成长性思维是利用问题的解决过程来提升自己;创造性思维目的是探索问题的新解法。成长性思维可参考卡罗尔·德韦克罗的《终身成长》,创造性思维可参考得到app上郝广才的《创意思维课》、李新的《有效训练你的幽默感》。关于创造性思维我推荐蒂姆·哈福德德《混乱》

专栏的内容做了思维导图,第一次用思维导图方式,感觉思维导图梳理出来可以系统性审视,而且导出markdown格式就是下文,很方便。但是可能头一次使用,层级划分的时候超过三个就是同一种颜色,层级多于三个时感觉要点不突出,导致下图要点的分类思考技术、思考倾向、局限性没有放进去。这次使用的xmind,下次再试试其他的。

下文就是专栏内批判性思维的要点,在结论部分‘有没有结论先行,再找理由证明?’这部分不太理解,如果有小伙伴理解的话欢迎指导。

思维导图

批判性思维

论题

分两大类

  • 1.讨论事实
  • 2.讨论价值主张

找出论题并判断论题与结论是否一致

论证

找前提识别论证

  • 因为放置法:“因为”套在每句话开头,看是否逻辑通顺

评判论证合理性

  • 1.前提成不成立

    • 前提陈述与我们个人经验是否冲突?
    • 前提陈述与我们的背景知识是否冲突?
    • 陈述的信息来源是否可靠?
  • 2.从前提导向结论的推理有没有效

    • 推理手法与结论确定程度是否匹配

      • 演绎推理

        • 只要前提是成立的,那么结论一定成立。比如亚里士多德三段论
      • 归纳推理

        • B与A同类,前提A成立,结论B可能成立。
    • 推理过程有没有发生逻辑跳跃

别把“解释”当成论证

  • 解释:我在吃饭,因为我饿了。论证:我在吃东西,因为我往嘴里塞食物。

结论

结论必须有论证支撑

  • 审视这个判断有没有论证支撑?有论证支撑的观点才是结论。

是否偷换结论?

  • 审视结论与论证是否匹配?偷换结论是用一个相关性很强的结论来偷换掉正面回答问题的结论。

有没有结论先行,再找理由证明?

  • 提醒评估结论是否被过分放大,被当作前置的定理。

    • 结论先行容易发生在做选择的时候,情绪、偏好、立场等已经让我们有结论,但我们需要在理性上把结论合理化。

隐藏假定

隐藏假定类型

  • 事实判断型:我们想当然认为“世界是什么样的”
  • 价值判断型:我们想当然认为“世界应该怎样选择”,这是一种价值观偏好

找出隐藏假定

  • 第一,假设自己是这个观点的反对者,想想你会怎么反驳这个结论。第二,假设自己是无关第三方,想想有没有其他可能性和其他路径推导出这个结论。

评判假定

  • 参考前提成立的三个问题

寻找评判假定的深层价值,能了解自己的偏好,基本观察视角

概念

思考过程中,概念的一致性

关键概念的定义是否准确?是否足够精确?

  • 可以在思考当中作出定义,明确共识

情绪、欲望

识别审视情绪

  • 第一,我对这件事对情绪是什么?第二,如果一个怀有相反情绪对人来面对这件事,他的结论会不会跟我不同?第三,一年后,我会不会后悔基于这个情绪作出的判断?

识别审视欲望

  • 第一,我想通过这个观点和主张得到什么?第二,如果有个平行宇宙,在那里我已经拥有了我渴望的东西,我还会持有这个主张嘛?

识别审视人生追求

  • 通过识别情绪、欲望怎样影响思考,可以自我察觉到人生中最在意,追求的什么。有人生目标后,可用批判性思维考虑各个阶段的重点

立场

你是以什么立场和态度讨论问题?找到约束观点的边界

调转立场,你能接受现在的结论吗?评估一个判断有没有被立场背后的利益所绑架

在其他情况下,你能保持态度的一致性嘛?立场一致说明价值观稳定

信念:最稳定的隐藏假定

隐藏原因

  • 生物本能、个体经历、社会共识、宗教

识别信念的方法

  • 1.观点遭到反对时,有没有从内心深处产生抵触和愤怒?
  • 2.有没有意愿或者冲动,把这个观念变成所有人都认可和尊崇的原则
  • 3.自己在遵照这个观念行动,甚至作出重要的人生选择吗?

找到信念后,当作普通观点用批判性思维审视

  • 把个人认同建立在信念推导过程中,而不是建立在信念内容上。

知识面局限

时代局限

  • 这个结论,如果往前或者往后放3年、30年还会适用嘛?

格局局限

  • 如果我站在更大的格局上,或者变成更微观的当事人,我还会这么想吗?

批判性思维本身局限

不能帮助增加知识储备,打开视野和格局

作为思维系统的不完备(在系统内能意识到某个问题的存在,但没法基于这套系统解决)

  •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 语言体系不完备
  • 批判性思维只能评判思考,不能构建新的思考

XMind - Trial Version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