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有冲突感的文案会备受读者的青睐,尤其是在文案标题里,有冲突感、不符合常理的标题往往更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比如《不用开冷气,家里就可以凉快无比》。
这是由于我们每天接受的信息量太多,大多数时候大脑已经处于一种完全麻木的状态,信息总是千篇一律,看着就昏昏欲睡。这时候眼前突然出现点与我们的正常认知相违背的元素,一定会眼前一亮,吸引我们继续读下去。
那这些有冲突感的文案都具备什么特点?我们又如何创作有冲突感的文案呢?接着对这两类文案进行分析。
一、隐形的不合理,需要文案去唤起需求
人们已经习惯了某种不合理的情况或现状,并且已经对此习以为常,甚至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这种不合理。文案的作用就是去指出这种不合理的状况,从而唤醒目标用户对于产品的需求。
这也就是大家经常提到的“找缺口”。
如著名的租车平台zipcar的广告:
一年花350小时来做爱,却花420小时找停车位,到底是哪里出错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会偶尔抱怨一下停车比较难的问题,但并没有系统地统计过花在找停车位上的时间究竟有多少,当把花在找停车位的时间和做爱的时间进行比较之后,我们才突然发现这其中的不合理性。既然这样不合理,用户的需求就被激发出来了,如何才能避免在找停车位上浪费这么多时间呢?那就来zipcar上租车吧!
又比如李叫兽曾经写过的一则文案:
人的体型有成千上万,衬衫型号就那么几种。
相信在看到这则文案之前大家很难注意到这个问题,但这确实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实,读者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噢!为什么我之前就没注意过呢?当唤醒了人们对于衬衫型号的需求之后,再推出定制衬衫这一概念就顺理成章多了。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看出,要找到某种隐性的不合理的现状,从而刺激用户的需求,大多数使用的方法就是对比。
第一则文案是将做爱与找停车位做对比,第二则文案是将衬衫型号与人的体型做对比。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则在互联网上很流行的文案:
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爬上树尖。
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
你在会议中争吵时,尼泊尔的背包客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
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
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
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这是某淘宝店的文案,除了目标受众点小、准确击中了用户情感之外,它还塑造了一种冲突和不合理的现状,它告诉消费者的潜台词是:当你还在为工作疲于奔命时,你已经错过了这个世界上很多精彩的事情了,这对于你的人生显然是不合理的。而这种不合理和冲突正是由一系列的对比塑造出来的。
所以如何在文案中塑造冲突感,对比是一大利器。
二、违反正常逻辑与认知吸引注意力。
与前一种相比较,第二种文案就直接多了。它会在标题里直接说出某种违反人们正常认知的观点,这样可以以一下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接着再去通过具体的理由去说服读者。
比如某文案的标题是《可乐杀精》,相信大多数人都会点开这篇文案,因为可乐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大众饮料,这时候提出这样的观点一定是违反大众的正常认知的,同时也更好地利用了消费者恐惧的心理。
很多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和新闻都会运用这种手法。如《一个差生竟然被保送清华》,这显然与人们的正常逻辑是相违背的,差生怎么会被保送清华呢?读者忍不住就会对这件事情产生好奇心,如果这是某培训班的广告相信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关注。
类似的标题还有《靠内线交易致富,而且100%合法》、《一款可以吃的面膜》等,都是与人们的正常逻辑与认知相违背的。
淘宝商城一开始也是利用这样的直接冲突打开市场局面的:
没人上街,不一定没人逛街。
这显然与人们的正常逻辑是相违背的,不上街如何可以逛街呢?这也正是网上购物的优势,通过这一文案让大家都记住了淘宝。
类似的还有万科兰乔圣菲的经典文案:
没有CEO,只有邻居
放下名利与地位,忘掉尊贵与虚荣。兰乔圣菲的会所是原味精神的延伸,当然也是家的延伸。沿着河边道路踱过石桥,就是三面环水的会所。这是由多重院落组成,内含大草坪及无边界游池的围合式建筑。没有任何金碧辉煌,只有阳光、花草、艺术与健谈的邻居,最氏在风云际会的间隙,邂逅知已之士,享受阅尽奢华后的淡泊与闲情。
邻居和CEO是两个完全不相干的词汇,将两者放在一起原本就拥有了冲突感。已经吸引了读者的好奇心。接着仔细理解才慢慢发现,原来他所表达的意思是万科的业主都是尊贵的,但又都淡泊名利,注重生活。这就巧妙地利用了人们的虚荣心,试问,谁不想拥有像CEO一样的邻居?更何况这帮邻居还是一群不在意名利与社会的人。
我们可以发现,通过直接冲突打造文案一般要先找到与人们的直觉与逻辑相违背的点,然后再与自己的产品特点进行衔接。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我,每两天会更新一篇良心文案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