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我后来认识的一些同事而言,我算是非常幸运的。因为我进入X类学校的时候,我认为正是那些学校相对来说比较规范,蓬勃发展的时期。在去浦东X学校面试之前,我和我妈特地去了我老家当地一个非常贵,但是很有名气的理发店做了一个“离子烫”,买了一身新衣服。一共花了3000块钱,我认为这些钱财花的很值得,虽然很贵,我的这一身行头,是我作为一个外地人敲开上海GJ学校大门的钥匙,不然他们当时还是愿意招聘外地人的。上海的B校在现在看来,也是一个相当出错的GJ学校。所以他们的招聘比较严格,很多人说很难进去。当时我不能说他们歧视外地人,因为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我也更能从双方面去理解很多问题。相比较外地人来说,本地人对校车路线更加熟悉,更注重形象。通常没有租房的经济负担,而且也可能因为不会离开上海,所以能做的更加长久,更稳定。我清楚的记得大家就通过一次面试就录取了,然后在第二天正式上班前,会给我们新人有一周的培训。这也是大城市和比较规范化的学校做的很专业的地方,也是我当时不能理解,现在却非常认同的专业性。
我们大约12个人坐在车上,因为我比较单纯善良,甚至说有点蠢,没啥太复杂的社会经验和心眼。所以很快就和大家聊开了,大家也基本熟悉了彼此的家庭背景和基本信息。直至最近我才明白的是当时大家对我都了解的透透彻彻,我对别人确实一知半解。那个时候里面百分之九十的助理们都是上海人,只有我和另外一个是外地人。但是她也算半个上海人,因为她也有上海户口,而我并没有。他们的学历大多是大专,只有几个人是大学本科。我后来想了想,如果是很好的大学本科毕业的上海人,大约是不屑于来做这类工作的。工作的第一天非常的轻松,我们围坐在成一个圈圈,大家相互用英文短暂的介绍一下自己。我依然记得当时我的顶头上司,L女士在一大群人中大呼小叫的找到我,热情的把我介绍给我一个同姓的另外一位上司说:“快来快乐,这个人就是我和你说的那个面试的时候像仙女一样的人”!我现在仍然不知道L女士这么做的原因,到底是真的很喜欢我,还是在坑害我。但是当时我心里有点沾沾自喜,然后傻傻站着不知所措。我的情商很低,就算现在,我仍然不知道如何处理类似问题。或者说我不擅长随机应变,没有办法很圆融的处理类似事情。但是我现在想一想,L女士的这一举动,为我后来悲催的B校工作生活埋下了很大的隐患。第一,我们当时都是年轻的姑娘,没有人愿意听到别人比你长得更美的事情。第二,L女士这么做,无疑将我推向了风口浪尖,所谓“帮打出头鸟”,而我并没有化解这波浪潮的能力。所以无形之中,她在第一天就给我找来了几个莫名其妙的敌人。
后面大家都介绍完自己以后,人事专门找人给我们知道了工牌,指导我们每个人学会使用打印机的复印和扫描功能,还有包括简单的修理打印机的一些操作。后来带我们去吃了丰富的午餐,我至今记得在饭厅里面看到很多金发碧眼的孩子时候内心的雀跃,以及丰富食物的震惊。毕竟在中国的幼儿园里面,西餐做的再好吃,也没有GJ学校里面的地道些。下午的时候就带我们参观了学校以及各种设施。后面就把我们分配到幼儿园,小学部分和初中部去实习一周去了。
我因为非常喜欢小孩子,又觉得自己有相对来说比较多的幼儿经验,所以我非常开心并且主动的申请了去幼儿部门做助理老师。在今天的我看来,这又再次证明了我当时是个毫无心机和城府的傻白甜。因为有过育儿经验的人都知道,虽然幼儿通常很可爱,当时如果把照顾幼儿当做一项工作来做,那是相当累人和繁琐的。而年纪越大的孩子越独立,相对来说可以节省很多重复劳动和处理琐事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如果可以去高年级段去帮忙,一位这能学习更多的技术性的教学理念或者知识,而不只是做一些相对来说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婴幼儿帮忙的工作。当时的我,并不能深刻或者说快速的理解这些道理。我的父母也没有这么复杂的想法,所以对我我职业规划的道路是不可能提出任何超越于他们的阶层的意见的。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一直觉得年轻要多看多尝试。而且我父母那个年代或者说他们的个性都是老实人,并不知道如何巧妙和委婉的提出自己的要求和合理的建议。所以很多时候,我都是被动的接收了很多事情和决定。因为我也没有这种能力。这些种种原因,导致最后我在B学校的工作范围就是幼儿部和低年龄段了。当然了,后来我才知道,就算我当时有心眼,像要争取一个高年龄段的助理工作,也未必就是我的。因为后面我发现,这些相对来说我觉得较为轻松或者较为有“技术水平”的工作,都是上海本地人霸占的岗位。这就像种菜一样,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个萝卜不出来,你就是个神仙萝卜,也跳不去坑里。虽然我的好朋友一直极力反对我这个观察结论,但是我至今看来依旧如此。我现在也完全能理解,地方保护主义的意义。想象一下,持同样口味的菜,说同样的语音的人,彼此分享共同的文化,肯定也有更多的好感和共同语言。互相照顾也是人之常情,说白了,大家都是社会人,都有相同的属性。
我和另外一个个子高高大大的L女士以及J女士分在一个年级里面。负责学校十八个月到两岁幼儿的助理工作。其实那个时候我们的英文头衔叫助理教师,多年后我才弄明白这个头衔的意义和职责。因为很多学校的叫法不一样,有的叫教师助理,有的叫教师助手,还有的就叫TA。我最讨厌的就是TA这个,至于为什么讨厌,我后面会详细的说明。平时我和L的工作是在一个班上,J被分到了隔壁班上。坦白来说,我第一次看到L我就不是很喜欢她,事实证明我的第六感没错。L在我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喜欢监视我,对是监视我。就好像我任何事情都做不好,或者像别的学校派来的间谍之类的。我一开始不明所以,只到后来我才知道缘由,原来她是想看我出错,好让自己在一堆助理中脱颖而出,从而得到提升,我再继续做这么没有“盼头”的工作。可怜我当时非常蠢,情商也比较低,更没有任何的职业规划。我认为所有的人都和我差不错,都是人心本善。我本能的用我仅有的认知去理解和融入这个复杂的社会,却不知这是不知者无畏还是太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