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变现时代,我们该如何自处

自媒体时代,这是一个人人可以发声的时代,同时意味着不是人人都能有效的发声。因为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你的声音更容易被没。

罗胖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提到一个词 叫注意力经济,谁能把大众的碎片化时间和目光聚焦起来,谁就占据了未来的制高点。

那么未来什么最稀缺?

注意力最稀缺

流量最稀缺

个人品牌最稀缺

其实注意力和流量都是个人品牌化后的衍生品,也就是说你的身份标签决定了你能吸引怎样的人群注意力,和流量导向。那么个人品牌化是个什么鬼?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

罗胖的脱口秀逻辑思维,微信6点半一分钟的推送,得到app的知识服务体系

吴晓波原商业记者 后财经专栏作家,财经图书出版人

李笑来 原新东方老师 天使投资人 教育类书籍畅销书作家 得到app专栏 人

等等

不一一列举了

这些自媒体人,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是:

1 首先都有优质平台的背书,开启个人品牌化的沉淀之门

如李笑来新东方的名师背书,罗胖的央视制片人身份,吴晓波在新华社的记者身份

2 都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深耕,打造垂直专业度

3  都属于复合型领域的占位,即跨界者

有投资中最懂教育的,有记者里最会写书的,有制片人最会演讲的,诸如此      类,不一而足

这世界散落着各种各样的知识,如数不清的珠子,当我们被淹没在铺天盖地的信息海洋,目不暇接时,他们把散落的珠子串了起来,以观念认知为绳,以专业深耕为饰,最终输出呈现的东西,就形成了个人品牌化。

那么作为普通小民,没有牛逼闪闪的平台背书和履历  ,能打造个人品牌化么?恰如微信的宣传语所说,再小的个体,也有它的品牌。

比如你写了一手好字,行书 草书 楷体 小篆等 ,拿去平台跟同样爱好的受众分享呀,

你擅于写影评 做读书笔记,研究红学  玄学 心理学什么的,拿去share呀

或者你特会唱歌,去小密圈app上,教人怎么气运丹田  胸腔发音呀啥的

甚至于你就知道买买买,时尚懂搭配,会化妆,广大爱美女人的福音呀,还怕没人追随?

而且传统的线下有几十个受众就不错了,自媒体的推送一天成千上万的流量不是梦

自媒体的优点在于,不缺平台不缺吃瓜群众,缺的是真正优质的内容,只要活好什么都好说。你分享的未必一定要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的长尾效应也不容小觑呀。存在即为合理。

关键是万事开头难,你要给自己打造一个身份标签,完成基本的内容沉淀和平台背书,打开原始积累的窄门,并在这个领域持之以恒。

个人品牌的打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是时间的朋友,越往后边发挥的效力越明显,很多人并非不行,而是缺少了初期傻逼式的坚持。很多人倒在了无人问津,没有流量和回报率的路上,有点可惜。

同时说明做一件事须不忘初心,兴趣优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如果急于求成,哗众取众,不如不做,毕竟内涵这东西就像怀孕,久了总会看出来的。真正的受众会过滤真正有质量有洞见的内容!含糊不了的。

在这个身份比工资重要的年代,值钱比赚钱要重要。还是要有点个人品牌的层次感的。

最后,借《老人与海》的话结尾,一个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只要坚持奔跑,最终赢得是我们!

晚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社交红利阅读笔记 书名: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正文前笔记: 推荐序1摘要 社交...
    凫水阅读 9,062评论 4 26
  • 我家程先生听我讲了很多次秀芳老师,他没什么特别的感觉。终于有一天,他因为好奇,到底是什么人,让你老是引用她的话来跟...
    上海橘子阅读 375评论 1 0
  • 1 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就想给自己改个名。 那时候,刚买了本字典,求知欲无比庞大,把我爸我妈还有我们班最漂亮的那...
    PPT老司机阅读 389评论 0 0
  • 2017年过去了四分之一,你的计划实现了多少?有什么收获呢? 1.计划进度——2017的开始,其实稍显迷茫。正如...
    梦想践行家阅读 134评论 4 1
  • 作者 王顺利 散文诗 (原创) 我怯怯的,不是因为我害怕你。而是,你对我太过痴热的激情让我不知所措...
    秦地揽胜阅读 27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