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好的孝敬

图片来自网络

上午,正在办公室里,从隔壁来了一个大爷,说一口浓重的广东口音普通话,手上拿着手机,边走边跟电话那头的人说:“你等一下,你等一下,我找个人能听得懂的人跟你说话。”他走到坐在前面的同事座位前,“不好意思,我听不懂他在里面讲的微信上什么什么操作,麻烦你帮我接一下。”说完递过来手机,不停地说不好意思,同事接过手机,听筒里已经没有声音。

老人家费劲的用普通话讲了接这个电话的用意,后来总算是听明白,他接到电话说是一年一次的体检这几天要开始了,他是老干部,是免费的,但是要他提前预约,先要在微信上关注,然后在里面预约,老人家平时用微信也就是语音跟儿女聊聊天,其它的都不会操作。

同事先给刚才来电的号码拔过去,问清楚了对方的意思,先是在微信上关注这个体检中心,然后在预约操作过程中要输入身份证以及社保卡帐号,这个老人家都带在身边了,但是操作到最后一步时提示要输入密码,问老人家他一脸茫然,不知道什么密码,他把绑定在微信上的建行卡密码毫不设防的说出来,其实是微信支付密码,绑定银行卡时设定的,估计是他儿女帮他操作完成,他不知道这个密码。所以预约也没有完成。只好告诉老人家暂时先回去问问他儿女。

这里提一下,老人家对于银行卡密码、什么验证码之类的别轻易的告诉别人,受骗上当的事例太多。

我问老人家他有几个儿女,他说有三个,都住在本地。我没问为什么不找儿女来帮他预约,他只是说回去找找看。

从外面看,老人家里是比较富裕的,他自己住一套房子,这里的房价都是200万以上,但是对于老人来说,他需要的不是每天对着冷冰冰的房子,是在他有需要时,儿女们能够为他微信预约这么一件年轻人都不能称之为事情的事情。

说起来很惭愧,我也是在外面打工,父母都在老家,所以看到这样的事情心里挻不是滋味。唯一还算可以释怀的是哥哥嫂嫂在老家县城,隔三差五回去一趟。但是我知道,这只是自己安慰自己的借口罢了。

在外打工的人们,谁不愿意一家老小常聚一起呢!那身体渐渐佝偻的父母,还有留守在老家的儿童,成了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千千万万底层打工人的心病。他们何尝不希望一家人每天高高兴兴在一起,陪老人闲话家常,陪小孩逛逛公园。只是城里高昂的消费阻止了他们的幻想。

没办法接到身边来,那就常回家看看吧,至少,多打打电话回去。我每次打电话回去都是母亲接的电话,跟我唠唠村里发生的大事小事,我总是叮嘱让他们把生活过好一点,咸菜不要吃太多,多吃新鲜蔬菜,不过说实在的,老家的咸菜确实很好吃。但我知道好吃归好吃,没有什么营养。

絮絮叨叨了半天,也是触景生情,但愿天下的父母们都有个安乐的晚年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TDD思考法(测试驱动开发) 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种方法,因为题主经验不足,自己没有亲身实践过,无法通透其中的奥义...
    2ivy阅读 474评论 0 0
  • 推荐的几部都是10集左右的剧集,有几部因为片名等原因不为太多观众所熟知,实在不愿看他们被埋没了,因此安利出来。 这...
    金牛的牛牛阅读 10,163评论 47 149
  •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也许因为这句话,许多人总不忘到处留电话、要电话。曾几何时,不少人把要到别人电话或合影当成...
    茄子悬赏阅读 15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