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决策,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与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对教学实践的预测、分析和反思,从而确定最有效的教学方案的动态过程。它是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普遍行为,也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传统课堂中,面对复杂的教学情境,教师仰仗主观经验进行教学决策,难免出现不恰当的教学决策,导致无效教学。《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23讲数据与教学决策一文中提到,“信息环境下的教学会去的大量精确数据和信息,在紧凑的课堂时间中,教师必须快速根据数据、信息和面对的学生情况做出决策,并将它转化成教学行为。”“整个课堂是在数据产出→决策→教学活动→数据产出→决策→教学活动循环中不断前进。”
书中提到基于数据的互动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得以实现,下面将结合三个课例感受数据的力量。
【教学片段一:前测了解知识基础】《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爱猜谜语吗?
师:现在老师给你一条直直的线,老师让它翻转上去。我发现通过前测,同学们提出了这些问题,主要有“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有什么作用”。问题就是学习的开始,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堂。
师:通过前测,同学们一致认为这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外围的图形,对折起来是一模一样的。
师:你能结合图形说一说吗?
生:蝴蝶沿着中间的线对折是一模一样的。/第二张对折后发现左右两边完全吻合。
师:所以对折后,左右两边的形状、大小是一模一样的。
赏析:课前,学生使用问卷星进行前测,预先收集了学生对于轴对称的了解及疑惑,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基础,确定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而后的教学郑老师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通过多个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想象、操作、讨论、练习验证中开展积极的思考,促进概念的理解和知识的内化。
【教学片段二:中测突出教学重点】《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师:像这样垂下来的线,算不算垂线?
(学生使用反馈器作答,教师两个选项中随机挑选一名学生说明原因。)
生1:垂下来的有可能就是两条直线。
师:那算互相垂直吗?
生1:算。
生2:因为他们没有相交,没有碰到。
师:你觉得互相垂直最重要的是什么?
生:垂足/有直角。
师:这有垂足和直角吗?(学生上台指着图说一说)
生:没有。
师:他看错了,以为我们讲的上面这幅图。那现在有没有人觉得他们是互相垂直的了?没有。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没有直角。
师:现在我们知道它们不是垂直的。
师:现在我们再来回答一下第②个问题,垂直是不是相交的一种呢?A.垂直一定相交;B.有时候会相交,有时候不相交;C. 垂直不会相交
(学生使用反馈器做出选择A:最多,B:第二 C:D:1人)
师:大家最大的问题会不会有垂直但不相交的画法呢?现在给你们2’30”时间,小组内画一画,看看有没有垂直但不相交的画法。
师:第二组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素材,他们有两把笔,摆出了这样的图形,你觉得它算不算垂直?
生1:我觉得它算,因为直线是一个延长的,所以延长之后就是垂直的。
生2:我觉得不算,因为要是上面的线拉长的话,就是垂足了,肯定不是垂直的,如果无限延
师:我怎么知道两条直线不是互相垂直的。
生:没有垂足的。
师:那也就是没有直角的,他们是模拟了一种情况,延长了能够垂直的。但他们想说明即便分得这么开,
生:他们延长后也会成直角。
师:所以是不是垂直。虽然一开始没有碰在一起,但是是可以延长的,所以是垂直。所以现在能摆出垂直但不相交的画法。那也就是说所有的垂直都是相交中的一种。如果我们用图形来记录,我们可以把垂直写在相交的里面。它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生:它表示的含义是垂直是相交的一种。
师:相交的特殊形态就是垂直。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要么平行,要么相交,而且我们发现相交有一种特殊情况叫做垂直。
赏析:林老师使用IRS反馈器更准确、及时、真实、高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根据数据情况,采用随机挑人、小组合作等方式验证、辨析垂直,突出垂直的要素就是相交和成直角。IRS反馈器的使用、大屏直观呈现小组讨论结果实现了基于数据的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媒体的互动,起到了突出重点的作用。
【教学片段三:二次作答突破难点】《条形统计图》
师:请看四年4班的老师把学生身高按照一定的范围分组,小明的身高从高到矮排第4名,你认为小明在第几组呢?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读图,老师给你们3分钟的时间,先独立思考一下。
(随机挑人)
生:我认为他在第2组。(标注A)
师;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我认为在第4组。(标注B)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认为在第5组。(标注C)
师:还有吗?没有了,那到底是第几组呢?老师想知道全班同学的想法,现在请你们使用反馈器,作出选择。我们看一下作答情况。(选择B第4组的同学最多A:10人,B:37人,C:6人,E:1人)
师:我们接下来就进行3分钟的小组讨论,把你的想法和同组的同学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并听取部分小组意见。)
(随机挑人回答)
生:应该是C。因为一个格子表示2个人,两个格子表示4个人,从高到矮的话,就是第4名在150cm这里的第四个人。
师:你能当小老师上来画一画,说一说吗?你刚才说得很好。
生:这两个人,这里就是4人,第4名就是4个人里的第四名。
师:这是他的想法,有没有补充。
生:他一直认为是A。因为150以上就一直表示1个人,第二列就是第二名,所以第四名就是A。
生:我认为是B。因为这张条形统计图告诉我们这一格不就表示一个人吗?1、2、3、4,小明或许在这里。
师:这是他的想法,有没有不同意见,有没有反驳?
生:这里写着0-2,所以这里一个格子表示2个人。
师:看到没有,这位同学关注到了纵轴,这里的一格代表2,我们刚刚学习的一格代表几啊?而这一副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2。所以150以上的就是4人,我们把数据标上去,现在你认为小明应该在第几组呢?
全班:第五组。
师:请同学们拿出反馈器,我们再作答一次。(只有一位同学选择B,其他同学均选择C)
赏析:该教学片段是在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后设计的练习环节,教师通过使用IRS反馈器收集学生作答情况,发现不到20%的学生作答正确。为了突破学习难点,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3分钟小组讨论,而后随机挑人分享组内交流成果。学生汇报时发现大部分孩子仍存在错误,此时教师介入讲解。讲解后,学生使用IRS反馈器进行二次作答,最后结果呈现只有一位学生作答错误。反观该教学片段,当学生正确率不到20%时,教师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方式并不能解决该难点,反而让学生更加混乱、无从下手。教师随即介入重点讲解、分析,学生很快便找到了思考的方向,突破的难点。这一现象也预示着我们,信息融合下的教学,教师是否能准确分析、利用数据调整教学策略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正如王博士所说:未来教师的一项重要能力是“数据的感知能力”。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数据素养,才能更好的利用数据进行教学决策。不过“数据的感知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期待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提升我的“数据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