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慧柔
蔚蓝的天空,浩瀚的苍穹,闪过一抹矫健的身影,那么刚毅、勇猛!象征自由!象征奋斗!甚至征服一切苦难的力量!人们敬仰它翱翔于广阔天际的雄姿,更赞美它无惧挑战,逆境成就的奇迹!它,就是生命的强者——雕鹰。
雕鹰是在母鹰近乎残酷的训练下成长起来的,威猛的身影背后,是一段又一段泣血的悲壮历程。出生没几天,幼鹰就要接受飞行训练,否则不能从母鹰口中获取食物。接下来,要经历被母鹰从高处摔下、翅膀遭折等种种严苛训练。最终,整个雕鹰家族活下来的幸存者,才能成为搏击长空的“飞行之王”。
人类自诩是智慧最高的灵长类动物,但在如何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们却比不上雕鹰。我常常看见周围的邻居和亲戚把小孩子视若珍宝,衔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孩子就是圆心,整个家庭都得围着他转。大人们总觉得能陪伴孩子一辈子,似乎忘了他们会长大,要独自走向社会,应对生活。
我们家族男丁稀少,所以比较重男轻女。虽然因为历史原因,家族早已风光不再,没有条件像过去那样娇宠孩子,但小侄子出生以后,还是被全家上下竭尽所能地惯着。不愿吃饭,就天天甜品、零食不断,不加节制的结果,是刚到3岁就长了好几颗龋齿。常常听他在楼上大声哭喊:“我的牙牙呀!我的牙牙好疼啊!”终因疼痛难忍,只得去医院拔掉,成了一个“豁豁牙”。这就是溺爱惹的祸。
侄子每天上下幼儿园,都由我母亲背着,自己从不走路。直到上了小学,再让奶奶背怕被同学笑话,母亲就改为天天给他背书包。侄子像个小少爷,甩着手昂首阔步地走在前面,母亲则如仆人一般,亦步亦趋、急急追赶,生怕他跌倒。回到家,侄子往门口一坐,母亲必先买来手抓饼或者烧饼,让他吃饱喝足了,才放他上楼做作业。
现在,侄子都读五年级了,每天的作业还要由我父亲全程辅导,不然到晚上十点也完不成,可见他也没把自己的学习多当回事。每天上学前,母亲都要絮絮叨叨地叮嘱好几遍,提醒他带好红领巾、水杯、学习用具,但他仍然丢三落四,以致母亲时常被电话通知送学具。我劝家里人早些培养他自己收拾物品的习惯,却收效甚微。
在成长的道路上,这只本该学习生存技能和本领,为飞上蓝天做好准备的小雕鹰,却因家人的过度溺爱而无力生出强劲的翅膀。长大以后,当他独自面对生活的考试时,将体验到怎样的困难和痛苦呢?也许只会比常人更多、更辛苦。
小侄子的经历不是个案,在今天的中国,类似的一幕正在千千万万个家庭中上演。吃苦耐劳的传统,也似乎离和平年代的孩子越来越远。我忍不住忧虑,这样一路顺风顺水地长大,当家庭、当社会遭遇危机时,“巨婴”们能否快速反应,并堪当大任?
又或许,他们终将成长为各个领域的“精英”,可是道德感、责任感、人际合作感,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真正的幸福感,能否也同比增长,与之配套?
作为鹰族里最长寿的种类,雕鹰的寿命可达七旬。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取猎物;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导致难以进食;翅膀很沉,羽毛浓密厚重,飞行也越来越吃力。
面对
这些困难,雕鹰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等死,二是经历150天的蜕变,之后延寿30年。在这150天中,雕鹰将拼尽全力飞到山顶筑巢。它先用喙击打岩石,直到旧喙脱落,新喙生出。接着用喙把指甲一一扯下,等新甲长出来,再将羽毛一根根拔掉。5个月后,当羽毛再次布满全身,雕鹰旧貌换新颜,又可安度30年光阴。
如果雕鹰不拔除陈旧的羽毛、指甲和喙,生命只能终结在40岁。又如蝉不蜕皮,就无法长出翅膀;虫不破茧,就无法变成美丽的蝴蝶,有蜕变,才有重生。
修道的过程,就是重生的过程。这一路,我们也会和雕鹰一样,陷入种种困境,纠缠于大事小情。事业工作、家庭生活……我们能否依旧不受干扰,精进修行?
面对如山的业债,有没有下定决心要尽速清偿?是享受生活在先,还是弘法利生为重?累世种种习气,也是修行最大的障碍,有没有雕鹰那种敢于向“自我开刀”的决心和勇气呢?
雕鹰成长的每一步经历告诉我们,任何强大,都意味着忍人所不能忍、舍人所不能舍、行人所不能行、担人所不能担。敢于接受最艰苦的历练,敢于挑战最顽固的习气,才能浴火重生,凤凰涅槃。
祝愿群里所有的兄弟姐妹都能够经受住考验,一路披荆斩棘,拥抱蜕变,直至道成。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