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文化里,“爱”是一个很羞涩的字。据说在甲骨文里是没有发现这个字的;直到战国时期,在“中山王方壶”、“中山王圆壶”和战国印里才有了这个字的踪迹;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使用小篆后,小篆里的“爱”比战国时期的字形多了一只向下的脚,用来表示“爱”是一种行为。在《说文解字》里,“爱”的本意是——行走的样子,意为“疼惜呵护对方,为之奔波辛劳”。在今日的简体字里,“爱”相对以前的字形少了两个元素——金体里的“欠”字旁消逝了(意为“温柔的呢喃”),还有一个消逝的元素就是在繁体字里的那颗“心”。当“爱”没有了温柔的呢喃,没有了“心”,那么剩下的真的是“可想而知”了。
即便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开始习惯把“爱”挂在嘴边指尖(手机族),可是“爱”依然是一个生活里的难题。一位导师曾经说过——爱一个人(伴侣),就要给他/她想要的。可是,在真实的生活里,我们却常常会忘记什么是他/她想要的,我们给予的是我们自己想要的或者说是缺少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我们给了对方最好的“爱”。所以会有人说,大部分的人真正爱的只有他/她自己而已。
中国人是含蓄的,也习惯于那样的含蓄表达,特别是老一辈的人,他们相互间在子女或者外人面前,即便是走路扶一把也很少见。记得有年去宜春郊区玩,正遇夏天大雨,地上都是一个一个的小水坑,姨父和阿姨在前面带路。姨父为阿姨打着伞,阿姨因病愈不久身体还比较虚弱,抖抖索索地踩着不多的没水的地方走。他们走了几步后,姨父把伞悄悄地往阿姨那边斜了些,然后把手搭在了阿姨的肩旁,半扶着阿姨继续地走下去……有了姨父的扶持,阿姨的步履明显地踏实了很多。我和成同学在后面跟着,看着这样的场景,我真的有落泪的感觉。其实,爱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不需要甜蜜的语言,也不需要太多的心思,只是日常生活里一份为别人着想的心思和行动罢了。
“爱”是相互的,虽然不会是对等的,但是“爱”用心付出了,也需要心的回应。没有了回应,再多的爱再伟大的爱也会枯萎衰竭。当你以笑脸对待这个世界时,如果有一张同样微笑的脸看着你,这就是一种回应;当你微笑着对着世界,却发现没有一个人会报以同样的微笑,而且当这样的情况日复一日地发生,最终可以再微笑对待这个世界的那个人,我可以肯定的是——那肯定不是我,那是也许是“神”(或者傻子)!可是,我们常常会误以为身边那个善待或宠爱自己的人是“神”(或者傻子),于是我们忘记了回应,我们忘记了在享受被呵护的同时,我们也要用爱意去回应去呵护那份善待或宠爱。在“爱”的世界里,从来没有“理所应当”的说法,所有我们暗自庆幸的“理所应当”不过是我们心底那个自私的影子,而当它日后越来越强,那么我们离那份“理所应当”的爱也就越来越远了。
当“爱”还在,如你重视,那么请好好呵护它!人群中的相遇实在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