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六一节,从2008年开始,儿童节对我而言,又多了一个意义,因为女儿出生在六一前夜。由此,又多了一重愧疚,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她的生日及儿童节,我没能陪她渡过,甚至有时忙起来连礼物或电话也没有……原来内疚感是妈妈的代名词。
终于今年的六一可以有个补偿的机会,确切地说是从端午假期就开始了,躲在异地的父母家,没有电脑,手机撂在一边,三天搂着她吃吃睡睡,哪儿也不去,即使在门前的广场上疯跑一阵,女儿也是开心的,我揉着凉皮鞋磨疼的脚,仍然觉得值得,后悔应该买双运动凉鞋和女儿一起奔跑。
5月31日是她的生日,学校要求到校,她有点舍不得我,但问了几遍,都不要求我到场陪她排演。既然下定决心要全然陪伴,我就将陪伴进行到底!即使学校排练红歌会并没要求家人都来助威,即使烈日炎炎之下也没有给家长设个观众席,即使正如女儿说的:我也只不过在大合唱第二排中唱唱歌,拍拍手,即使拍下来的照片都可能找不到女儿,我仍然去了。连孩子姥爷都在烈日下顶着光头要从头看完,我还有什么可抱屈的呢?只是女儿看到我在到处打听她们班在哪儿时,表情漠然,甚至在我火急火燎、惊喜地叫她时,她置若罔闻,我伸出去想要抚摸她脸颊的手,因为她故意侧过脸去,而僵在空中……我原以为她会象以前一样扑到我的怀里,搂着我的腰在我身上蹭个没完,被我推开时还甜腻腻地仰脸叫着妈妈……我尴尬地提醒自己:可能因为这是在学校,不是在家里。
晚上我向女儿倾诉自己的委屈时,她承认确实是这个原因,还说:毕竟学校是那么严肃的场合。我心释然。我想:学会忘记羞怯,勇于像孩子一样描述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更能争得别人的理解,亲密关系更融洽,也许这也是孩子在家庭中的力量之一吧。
六一上午,繁华的购物中心里,到处是熊孩子的叫喊声,回荡在每一家饭馆和每一个游乐场里……我带女儿躲进电影院,看到小时久违的《哆啦A梦》,惊叹人类的想像力是如此丰富,简直具有魔幻的力量!我和孩子们一起惊呼、大笑,旁边邻座的另一位妈妈太过劳累,竟然睡着了!真是祝福里说的:容颜未老,心已沧桑……
午餐时分,每一家牛排店几乎都排队,其他店也都推出孩子们爱吃的东东,还有各色人扮玩偶发汽球,吓哭不少小朋友!我用四川冰粉代替冷饮,喂饱自家女儿,又带着她接了小朋友赶往健身会所去游泳,没接或没约的也像约好了似的欢聚一堂!
晚上还有一场郊外的采摘枇杷和篮球对抗赛,不知疲倦和饥饿的孩子们,塞些饼干,照样在球场上奔走呼号,直到天黑得看不见球,才冒着野地蚊子的侵袭,看望了菜地的果实们,恋恋不舍地在妈妈们的几番催促下上车。玩兴不减的孩子,大多回去兴奋地睡不着,次日仍能早起上学,我有多久没能这样疯过了?好羡慕她们啊!
突然好想对小时候的我说一句:六一儿童节快乐,然后告诉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顺便擦一擦她孤单的眼泪,然后紧紧地抱住她。
这个六一,最喜欢的一句祝语送给自己:
可以离开学校,不要离开学习;
可以失去童年,不要失去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