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是指作为商品提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这是百度百科对“产品”的定义。
新媒体文章自然也符合此项定义。
那么,如何赋予文章产品属性,让它满足至少一部分人的需求?我们从产品的定义反推过来,就需要从读者的角度写文章。
(1)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及时成文
这一项对于作者的要求比较高,但因为是热点,所以达到让读者关注的目的,乃至成为爆款文的可能性极大。
如果要写这方面内容,一是要及时,在发现热点后以最快速度发布;另外,切入的角度要新颖独特,有较强的辨识度。
你的文章内容或观点都是大家都可以想得到的,那么即使你写得再好,读者除了佩服你的文笔和速度以外,别无其他印象。
最重要的是做到“新、奇、快”。
(2)输出自己的实战经验,或是分享专业所长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可能会问: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的经验或看法怎能与“大V”或者专家相比?
请不要妄自菲薄,因为每个人都有知识的盲点。即使是专家说的话,在遇到具体情境时或许也不适用。
况且,经济的大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社会分工的多样化,使得信息越来越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日益凸显。
所以,你的“干货分享”一定会帮助到某部分人。
(3)利用各种平台的分析工具,以及与读者的互动,来改进写作内容
现在的自媒体平台很多,比如第一头条、简书、豆瓣、公众号等等。这些自媒体都有相应的后台数据,来帮助你进行分析。
最简单的就是粉丝数、阅读量、转发量、点赞数、回复数等等,虽然相对笼统,不过在自媒体发布初期特别有用。
等到你拥有了一定的粉丝量,或者成为签约作者了,就可以使用后台数据进行分析,如有必要,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工具。
作为自媒体文,和读者的互动十分重要,不但可以和读者建立情感连接,固化粉丝效应;而且可以从反馈内容了解读者的需求,以改进自己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方向。
分析,亦是一种改进“文章产品”的有效手段。
现在能想到的,就是以上三点,欢迎您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