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江街道:建设“美丽庭院+”矩阵,助力乡村增“颜”又增“值”

庭院整洁干净、屋内温馨雅致、户户文明新风……今年以来,陈江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工作,打造“美丽庭院+”矩阵,以“小美”庭院扮靓乡村“大美”,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美丽庭院+文化传承:传承、弘扬传统文化。陈江街道注重挖掘本土非遗文化因子,将“美丽庭院”创建和非遗文化传承有机结合,全力展现新时代乡村建设新风尚。东江村历来有尚武传统,其中南派螳螂拳在上世纪中期尤其盛行,但后来随社会变迁该拳术逐渐衰落,甚至陷入传承断档的境地。后经街道党工委、村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合力推动,南派螳螂拳公益培训班在东楼村小学正式开办。

走进东江村党员袁树明家,能看到一个清新别致、景色怡人的温馨小庭院,院内种植着落葵、葡萄藤等不同类型且造型优美的绿植。平时,袁树明家的院子是洪锦满带领东楼小学学生袁智耀等人练习南螳螂拳的固定场所,整齐划一、孔武有力的南派螳螂拳与静谧幽香的院内环境相得益彰,更有一番独特的魅力。如今,洪锦满仍然坚持在庭院里给学生们传授技艺,让美丽庭院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承载者和见证者。
美丽庭院+产业发展:串珠成链,促“产学研游”融合。一户“美丽庭院”就是一处风景,家家户户的风景便绘就美丽乡村。陈江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庭院为载体,充分发挥第一产业的基础优势,将产业链条向二、三产业延伸,致力推动幸福村形成“一路一带三产融合”的发展布局。

走进幸福村,荣誉墙上满满当当:“广东名村”、“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珠三角最美乡村”、“惠州市宜居示范村庄”、“惠州市生态示范村”......幸福村着眼于“产学研游”融合发展定位,按照“建一条道路、塑一道景观、兴一带产业、美一片乡村、富一方百姓”理念,把“美丽庭院”建设与四好农村路、何屋炮楼景观带建设等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巾帼力量、村民群众等,把环境卫生整治好、“美丽庭院”建设好、以“小美”庭院扮靓“大美”乡村。通过串点成线、以点带面,加快将幸福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新农村。
美丽庭院+庭院经济:“方寸地”变身“致富园”。陈江街道党工委注重创美与创富的有机融合,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贤带动+青年先行”的发展模式,挖掘和发挥美丽乡村、庭院的休闲功能,培育庭院经济新业态,努力把“美丽庭院”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占据着城乡接合部地利的陈江村,庭院呈现出浓浓商机,群众、商户、返乡青年对闲置庭院和老旧房屋进行盘活利用,因地制宜打造环境优美、风格迥异并颇有人文气息的美丽庭院,将“美丽庭院”打造成消费新场所,发展“庭院经济”。
目前,陈江街道“围都小院”、“我家大院”“6号小院”“梅光壹号”等特色庭院成为了网红打卡消费点,吸引了不少居民群众日常特别是晚上约上三五知己前往喝茶聊天、休闲娱乐,催生了“美丽庭院+庭院经济”模式,把小庭院的“方寸地”变为群众的“致富园”。
下来,陈江街道将持续深化美丽庭院建设工作,强化党员示范带动效应,激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共同打造“美丽庭院+”矩阵,为推动“百千万工程”、建设绿美仲恺贡献陈江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