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做的面包,全名叫北海道吐司。北海道是日本地名,难道发明这款面包者是日本人抑或是北海道人常吃的食物?
不想去问度娘,也不想弄明白,就那么吃吧!应一简书好友的要求,写下后面的制作过程。讲真,我跟踪女儿两天,才知道平时吃的吐司制作起来竟这么繁复,也就对它刮目相看。
回归主题。
女儿准备的食材:吐司粉、纯牛奶、奶油、黄油、白砂糖和酵母。对了,还有鸡蛋。
女儿打蛋的时候,我在边上观看,怎么鸡蛋液还要称重?她说,严格按照配方才能做得更完美。
女儿喜欢做糕点,专门有本笔记薄,里面记录了十几种糕点美食的制作步骤。虽然她时常变着花样做,但具体数字还得翻翻“老先生”。
旻旻的字原本写得不错,这次打开,我大跌眼镜:“你的字怎么写得那么难看?”
“简单记录,要好看来干嘛?再说,就我自己看,能看懂就行了,外人反正看不到的。”
呵呵,她以为外人看不到,我偏要拍出来晒晒。
上图显示的全是需要的材料,左边是一个面包的数量,右边x2,属于双份。
①中种②主面团是指第一天和第二天需要的材料。旻旻做的面包是冷发酵,与我们平时的温热发酵不同。她说,冷发酵时间虽长,但口感更好。
为了方便制作糕点,女儿准备了全套设备,比如揉面机。
1,把需要的食材称量后放入揉面机(包括烊化后的黄油),搅拌成团,然后封上保鲜膜,入冰箱冷藏14—18小时。期间就是所谓的冷发酵。
第一天的工作完成了,静等第二天的来临。
第二天,开始工作。
2,把冷藏的中种面团,撕成小块,与主面团材料(除黄油外)混合均匀,至能拉出厚膜状态。
3,加入软化后的黄油,混合均匀,继续搅拌到完全状态,能拉出均匀有韧性的薄膜状。
4,面团滚圆,放置室温下,用保鲜膜封好,让面团松弛30分钟。
5,取出面团,分成3份(两个面包是6份),揉搓,排气,滚圆,再盖保鲜膜,松弛20分钟。
6,两次擀面成卷。第一次擀面卷成长圆柱以及第二次擀成短圆柱,每次都要松弛20分钟。这里说的松弛,其实就是醒面。
放入模具,放置于35度烤箱中,继续松弛,直至膨胀到盒子9成满。
7,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上火160度,下火210度,烘烤26分钟。
8,出炉。震两下脱模,网格晾凉。
经过2天时间的8道工序,北海道吐司新鲜出炉,完美收工。松软,香甜,这面包确实比市售的好吃。
清晨,切片的吐司面包涂抹上花生酱或蓝莓果酱,再夹一根火腿肠、一个荷包蛋以及几片黄瓜或番茄片或生菜,另配一杯牛奶或咖啡,营养早餐开启美好的新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