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止何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学》中“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是实施践行“大学之道”的第一步。

很多人的一生都是在混混沌沌度过,即便过了四十不惑,人生半百还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和定位。我想要太多了,但我究竟要什么呢?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日:“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几千年前的“邦畿”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北京,虽然有千里之遥,但对于人民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人心向往之的居住之地。由此可见首都的房价贵不是一天了。“缗蛮黄鸟”,叫声绵延婉转的黄鸟知道晚上在“邱隅”的丛林里栖息,孔子说:知止,人还不如一只鸟。一只鸟知道栖于何处,而人却不知所止。

知止——止于何处呢?

①止于天赋。

天赋是上帝对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馈赠。总有一项潜质特长让人异于他人,是你一出手就高人三分,让你做起来得心应手,不费吹灰之力,稍加努力就成绩斐然。然而在均衡的教育背景下,一个人要全面的与他人竞赛,在求全中阉割了人的天赋秉性,最后一事无成。有些人及早就发现了自己的天赋,认识到了自己的边界——知止,专注于自己的天赋,心无旁骛,终有所成。有的人到了苍苍暮年才发现我喜欢音乐我喜欢绘画,我喜欢------但都为时已晚。及早发现自己的天赋,听从内心的召唤——哪怕过了不惑之年,看看《月亮与六便士》。

背离天赋是对人生最大的浪费。

②止于角色。

人生要入戏,忠于自己的角色。不论主角配角,都要找到自己位置,分清自己的角色,各安其位,各得其所。“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能如此者,天下太平,一片祥和。角色一乱,天下大乱。在公司里当爹,在家里当皇帝,在外面骂老板,在家里骂孩子,对你爹耍横,对人耍无赖,则不仁不义,不忠不孝。连个鸟都不如!

③止于至善。

心若止于“至善”之境,则无论顺逆好坏,都能心如止水,不惊不怖,不慌不乱,不为威逼,不为利诱,无所畏惧。“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以无得无失待之,则心生无限光明,无限力量。从至善之境来看,如佛家所言: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来来去去,是是非非,都是空相。

止于至善之境,心中就少了嗔恨,怨怼,人待我好也好,待我坏也罢,我一样心存至善,待人以善。我心不移,万物不迁。子曰:吾道一以贯之。

止于至善,并非口中说说,笔下写写,心中念念那般容易,而是要到实践中去。别人骗了我,欺了我,辱了我,冤了我,负了我,欠债不还把你拉黑,如农夫遇蛇,你心下恼怒冤屈,拔刀相向之时,至善之心忽现,当下做回“大人”,如老僧持咒:“不和小人一般见识,不和小人一般见识,不和小人一般见识-------”

学《大学》,做大人,知止而得道,共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读四书,...
    原疯不动阅读 4,180评论 1 5
  • 姹紫嫣红的花朵儿 迷醉你魅惑的春天后 开始逃亡 你变态的收取落红无数 幻想椰子奶和菠萝蜜的硕大与甜香 轻视桃子弱小...
    原始生命阅读 744评论 41 91
  • 人嘛,有时开心,有时低落。正常。 对我来说,总是相信自己看到的是美好的,可爱的,即便不顺心的也一笑...
    喵C新语阅读 380评论 3 2
  • 小小表格能量无限,我只是突发奇想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没想到激发了孩子的好胜心,刚刚两天就要得到满分...
    刘一鸣妈妈阅读 524评论 7 3
  • 曾经我以为你是太阳给我带来了阳光 后来才知道你把我推入了更深的深渊
    爱哭鼻子的丸子阅读 23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