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伊能静的儿子恩利在社交平台上传了几张照片。
随之,#伊能静儿子女装#的词条又一次登上热搜: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照片中的恩利,一袭白色长裙,乌黑浓密的秀发披肩,妆容也十分精致。
对于这样的装扮,有人说他“娘炮、辣眼睛”,有人却说“这样做自己,很酷很美”。
而作为恩利的母亲,伊能静是怎么想的呢?
她随后发布的一条推文,短短9个字,足以说明一切。
“这是我的孩子,我爱他图片”
图片
很显然,伊能静无比支持儿子的做法。
但她的这种表态,让不少人认为,恩利如今这样,全都是父母没有管教,任其发展的结果。
这种观点,晨妈不敢苟同。
究竟最好的教育是什么样?没人能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包括我自己。
但在伊能静身上,我却看见了另一种教育,一种包容的,让孩子有无限可能的教育……
图片
父母要做领路人,而不是牧羊人
这早已不是恩利第一次因为女装照陷入争议。
2019年,那时恩利才17岁,但他已经开始在自己的社交平台晒出不少辣妹风格的照片。
图片
三年间,他发过无数次类似的照片,这也一步步加深了大众对他的固有印象:另类、叛逆、古怪。
尽管后来,大家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既有印象越来越难以消除。
可恩利,真的只是这样一个离经叛道的少年吗?
当然不是。
16岁时,恩利就被列为台湾省重点扶持的青年艺术家。
在母亲节当天,他为伊能静画了这样一幅肖像画👇
图片
在伊能静参加《浪姐》时,他作词作曲,为母亲写了一首歌↓
图片
在校期间,他作为领舞,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段段优秀的舞蹈演绎。
除了在艺术领域的造诣颇深,恩利在还没有毕业时,就收到了三封来自世界顶级艺术学校的offer。
就连大名鼎鼎的苏富比拍卖会,都可以看到他的作品:
图片
这两件作品的成交价,分别是302400HKD(约合人民币27.4万)和378000HKD(约合人民币34.2万)。
看到这,也许你会觉得,明星的孩子经济条件好、资源好,肯定做什么都可以成功。
可换个角度想,正是因为他是明星的孩子,所以他本可以什么都不做,就拥有比大多数人成功的人生。
但反观恩利,他没有坐享这一切,即使是利用“现有资源”,他也在不止一个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要说这背后没有恩利自己的努力,显然不可能。
包括他自己也说过: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成为自己。这是我不愿意消耗我大学任何一天的原因。我非常清楚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图片
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这也是我认为恩利区别于大多数孩子的一点。
其实不少父母,纵使没有恩利父母那样优越的条件,但他们也在能力范围内,给了孩子最好的教育和资源。
可孩子仍然没有自发向上的动力,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孩子不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去做这些事,而是被父母在后面一步步推着走。
如此一来,父母的角色就成为了赶羊人,而不是领路人,孩子也陷入无限被动,这绝非是一个良性循环。
因此,只有当孩子建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才能有足够强大的内在动力,才能坚定不移地奔向心中的星辰大海。
图片
“你可以在我的世界做自己”
明星父母可以为恩利带来足够好的资源,但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关注。
恩利则从小就生活在舆论的漩涡中,尤其是“女装照”事件,更是让他备受争议。
起初,他面对这样的争议,也不像如今这样坦然。
舆论发酵后,他选择了封锁账号、清空推送内容……
图片
他也第一时间联系了伊能静,询问妈妈:
要不要关掉社交平台、这种舆论会不会影响到父母的工作,会不会伤害到父母。
图片
而接下来伊能静的的回答,令我至今都难以忘记,她说:
你不需要承担来自于父母职业上带给你的任何东西,我大不了就不做这个职业了,没有什么比你更重要的。
图片
当别人采访她对于恩利女装的看法时,她又说到:
我会给他所有的自由,他在我的世界里,他可以成为他自己。
图片
恩利的愿望是成为自己,伊能静就给他成为自己的空间与自由。
这不恰恰是父母与孩子最好的双向奔赴吗?
想来为人父母者,都是爱孩子的,也愿意像伊能静这样放弃自己所有。
但却鲜少有人能够像伊能静这样,身体力行的给予孩子尊重与自由。
图片
绝大多数的父母,如果遇到了类似的事情,都会让孩子停止这类行为,因为过去几十年的经验告诉他们:
这样做是离经叛道,是不伦不类,是会遭人谩骂的。
可孩子在做一件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的时候,需要的不是这样的经验之谈,更不是最亲近之人泼的一盆冷水,而恰恰是支持和鼓励。
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支持孩子做自己,那世界上又会有谁做孩子最坚强的靠山,最坚固的后盾呢?
因此,当我们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教育孩子时,也请想一想,对于一个迟早要独立的孩子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才是他真正需要的。
图片
极力阻止,不如让孩子勇敢尝试
正如伊能静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尊重别人做自己是非常珍贵的。
同样,尊重孩子每个行为虽然很难,但亦是珍贵万分。
对于我们普通家长而言,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尊重孩子的行为,给予他最大的自由呢?
像伊能静那样,全然放手吗?诚然,难度不小。
因此我认为,与其极力阻止,倒不如给孩子一个“出口”。
曾看过一个视频,在视频中,小男孩想要穿高跟鞋去学校,尽管父亲多次劝说,但男孩还是坚持如此。
于是,父亲在告诉孩子他这样做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比如遭到同学不礼貌的言语和行为)后,允许让儿子穿着高跟鞋去上学。
图片
但与此同时,他又细心地在儿子书包里放上了一双“备用鞋”!
以防孩子临时改变主意,或是感到不舒服时,随时换上。
图片
而这样的做法,也换来了孩子一天的好心情,更让他充分感受到了被尊重的滋味。
孩子的想法千奇百怪,365天,他们也许能蹦出个1000个问题,1000个想法。
如果我们事事否定,用老一套的说辞“应付”他们,别说孩子了,换成大人也会感到疲惫。
而当我们重新审核孩子的行为,其实不难发现,这些行为本质上只是一种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没有触及原则,更没有伤害到他人。
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告诉他做了这件事的后果,比如孩子想穿裙子上学,我们可以这样说:
“你想穿裙子没有伤害到别人,也没有错,而且妈妈可以接受你这样的想法。
但到了外面,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像妈妈这样包容你,也许他们会嘲笑你,还会对你做出不礼貌的行为。
如果你坚持这么做,就要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心脏去面对这些。”
最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为孩子解决“后顾之忧”,让孩子可以有后悔的空间,不至于被影响到心情。
图片
对于一个独立个体来说,最重要的是有健全的三观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而不是成为一个随波逐流,没有思想的人。
正如那句老话所说,“1000个读者心中有1000个阿姆雷特”,1000个孩子的脑中也有1000种思维方式。
与其将这些想法扼杀在摇篮里,不如将它变成一颗颗种子,种在孩子的心田,让孩子用自己的天赋与努力去浇灌这颗种子。
最后,引用最近看到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文章:
玫瑰不必长成松柏,每个少年亦有权利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