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记忆会带来更清醒的自己。——题记
有一段记忆,我从不想提及,因为它带给了我抹不去的阴影,可使我重生的功德又不得提及。
我在天津度过了三年的小学时光。
记得那时,我好像就是神童一般的存在。做题的时候写一遍就玩,检查那玩意儿不存在的,却每次考试排名第一。
可这只停留在了三年级上学期。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起,我听不见被表扬的声音,随之而来的是我不再是第一,老师在家长旁边悄咪咪的说,孩子上课光搞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上课还在看课外书……爷爷奶奶自然批评了我,我却只当了耳旁风。他们不是什么大教育家,也更不会懂得怎样和颜悦色地说能让我更容易接受,能让我明白不一定这样做也可以获得同样的快乐。他们只会说——看什么课外书,课本学会了就行!小时候的我看来,他们可怕,是恶魔!在我现在看来,他们只会——无用的念叨!
我转学了。因为一些事,转到了我的家乡——河北。
初到家乡,我感受不到一点儿家乡应该有的亲切感。
看到一大堆的蚊子在“漫天飞舞”,便吓得花容失色;看到一个壁虎匍匐在墙上,便吓得连厕所都不敢去;看到传说中的马蜂,便抹着泪儿,被追得满世界跑……
“上学”这个词我可是很喜欢的。但……直到我进了这我一点儿都不认识的地方。
这里有什么?吃饭在哪?厕所在哪?怎么去吃饭?住在哪?打水在哪?一切我都不熟悉,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人,爷爷奶奶都不从我讲过,我到底该怎么做,那一刻,孤独和无助占满了我的内心。
我只好一个人看着他们怎么做,照猫画虎般的在学校生活了起来。
在学校,由于家长的吹嘘,我刚开始给老师的印象是学霸,好孩子。
可随着我课堂表现,老师知道了,我是块烂泥,扶不上墙……
数学课上老师轮流叫我们回答问题,我说错了得数。(为啥?抄的……)老师喊我上去,去讲台做这道题,老师的声音缓缓响起,粉笔头在黑板上摩擦,又停了,沉默了许久……可随之而来的不是老师的一句回去吧,而是老师的一脚踢,一声呵斥——在讲台蹲下!于是,老师漠视了我的存在,开始讲别的。我只能默默地哭泣……
下课了,回到座位上,无精打采,对自己说,忍住,别再哭泣。
“二炮!”一个矮个子男生对我说。我不解地看着他,心想,这什么意思?但听语气觉得不是夸我的。我不再理会。(事后我回到家,问弟弟,他说,傻子的意思……我沉默了许久)
当我再次看黑板时,原来,我离正确答案的过程只差一个零……眼泪又“吧嗒”一下落在了本子上。
英语课上我听不懂,什么都听不懂,当老师叫起我,我只能呆呆的不动。有时候做卷子,我一个词都看不懂……
我一度很崩溃,曾趁着老师下课的功夫,跟在她屁股后面,抓住她的衣角,终于忍不住大哭,对她说“老师,我以前根本没有学你们学过的这些东西呀!我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看不懂……”老师说的啥?没事,咱慢慢学。可是,没人指导我,没人告诉我到底才能跟上他们,没有一个人可以帮助我。
第一次月考,来了。
排名,也出来了 。
30多,中下游。
从此,老师对我的看法大跌眼镜。同学们似乎也褪去了和善的外表,换成了一种看不起我的样子。
在此之前我一直感觉我的脑袋里装的真的是浆糊,眼睛就想蒙上了一层雾,不真切。我又像是活在了梦里,噩梦!如果我想脱离噩梦,必须清醒!
不知道为什么数学老师突然对我说,你可得好好学。我想可能是尖子生考试(说来也搞笑,什么尖子生,就是一个班里的前几十名)考的比平时好一点点吧。
不知道是有什么魔力在帮助我,还是考前的祈祷起了作用,我的成绩开始往上游了,二十几,十几,十几,前十,前三……终于!第一!
一切就是这么不!可!思!议!我,一个中下游的人,可以登上了第一的宝座,也许是我“命不该绝”,也许是我身体里有优良的基因……
一次次的嘲笑,一次次的哭泣,一次次的被看不起,换来的是更清醒的我自己。
我终于听到了这样一句话——孩子,你是我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