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如山,永驻心间

登封市太后庙小学付老师的回忆录


教室窗外的梧桐树沙沙作响,我的指尖轻轻抚过英语课本扉页上"付老师"三个字,墨迹已有些斑驳,却依然能触摸到十二年前那个寒冬里最温暖的温度。


那年隆冬,母亲的药瓶永远停在了立春前夜,父亲病榻上的被褥浸透了刺鼻的药味。五年级教室里,我缩在最后一排,英语作业本上歪斜的字迹洇开成团,分不清是泪水还是墨迹。


我永远记得她蹲在父亲床前时的样子。蓝布棉袄的袖口蹭着斑驳的药渍,纤细的手指稳稳地端着搪瓷碗,一勺一勺将小米粥喂进父亲颤抖的唇间。她转身时,我看见她悄悄用袖口抹了抹眼角,却在回头时绽开春风般的笑容给我说了一句话,以后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的人。


那天清晨,校园里的老槐树挂满了霜花。付老师站在晨光熹微的升旗台上,她的声音被北风卷得很远:"每个孩子都是待放的花苞,我们要做护花的春泥。"红绸布包裹的捐款箱在师生手中传递,硬币叮当落下的声音像一串温暖的音符。


当全校师生和所有爱心人士踏着爆竹声走进我家小院时,屋檐下的冰棱正在阳光下滴落春水。付老师蹲在地上整理捐赠物资,冻得通红的手指将作业本码得整整齐齐。她特意把新书包的肩带调短,像给雏鸟梳理羽毛般细心:"字典要常翻,本子要写满,等夏天来了,老师送你一盒彩笔。"


粉笔灰簌簌落在付老师当年送的那本泛黄词典上。春风穿过教室的窗棂,恍惚间又看见那个单薄的身影在破旧的屋檐下忙碌。她教给我的不仅是动词时态的变化,更让我懂得:真正的教育,是用生命温暖生命,用微光点亮星辰。那件沾着粉笔灰的蓝布棉袄,永远是我心中最纯净的师道丰碑。

                                              2025年3月3 日

                                            余梦似海传统文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