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话很火,“人生的容错率大到你无法想象”。
容错率,统计学术语,意为在某个体系中能减小一些因素或选择对某个系统产生不稳定的概率。容错率越高,对效果的影响越小;容错率越低,对效果的影响越大。通俗来说,容错率就是指允许错误出现的范围和概率。
可见,每个人就是在自己的容错率范围内成长,一旦越界,后果是无法预估的。
犯错误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主要是大错和小错,犯小错及时纠正并得到教训,获得进步,就是一种成长。
犯大错,要是触及到了法律的底线,大概率是要负法律的责任并承担相应的处罚,严重及以上的话,可能人生这辈子就毁掉了。
当然,大多数人是不会拿自己的人生去冒险的。
犯小错其实没什么,知错改错,以此为戒,某种意义上来说,还能指导自己的人生方向,甚至激励自己。
小孩子经常出错犯错,但在父母的耐心教导下,大多数孩子会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长大,熊孩子除外,父母也有力所不能及的时候。
长大后,你会发现小时候的错误大不了受到责罚,成年人的错误代价太大,一步走错还会陷入死循环。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主要原因还是大多数人其实是盲目的,成长路上的方向指导者几乎没有。
大多数的父母书读得少,眼界也小,能给孩子的人生指导局限性也大。
那你长大后,主要还是靠自己摸爬滚打地摸索,潜在的消耗也就不言而喻了。
成年人的无奈,容错率大到无法想象,跳出局才是关键。
有的人考入好大学,有的人却连大学的门槛都进入不了。简单的一次高考,却悄悄给高考学子一次重大选择,没考好就没得选。
当然,不是一次失败就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但结果不好的根源就是那么多的失败造成的。
所以说,小不谋则乱大局。
成年人跳出局才是关键。
都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既然入局看不清,摸不透,那就出局分析,解惑。
这个出局不是置身事外,而是以局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所面临的困境。这样,才能预判或者应对接下来发生的不利情况。
跳出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有难度。
大家的水平一样,所处的环境也差不多,想独善其身,并不简单。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面临进退维谷之境的情况屡见不鲜。要将自己人生的容错率降至最低,实非一蹴而就之事,而是需要经历一番千锤百炼。
如何跳出局呢?
1,吃一堑长一智。
觉悟也需要过程,只有认识到自己需要做出改变,才能摆脱困境。
这样,犯过的错误和吃过的亏才有意义,不然一切都是徒劳。
总结每一次犯错的缘由,从而减少再犯的概率。
当然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能认识到每一次的错误就难能可贵。
2,换位思考。
每一次的进步都是对之前失败经验的最好总结,积累多了,也要想想别人的处理方式和技巧,甚至别人的经验是什么,自己能不能参考或借鉴。
换位思考就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你意识不到危机,也就不愿做未雨绸缪的事。
吾日三省大概就是最好的榜样。
3,调整好心态。
有时候,控制情绪才能冷静思考,然后做出有效的判断。
情绪失控的人往往会崩溃,甚至做一些危害到别人的事,产生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调整好心态,做情绪的主人,乃上上之策。
人生容错率真的很大,希望我们都坚守初衷,在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