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表演节目的竞争,就是家长修养的竞争

今天在一个电视节目上看到三个小孩表演节目,我感触很深。真切感受到了家长对孩子的错误引导是多么可怕。

节目形式大概是小孩子轮流上台表演才艺。然后评委点评,互动,评分。小孩的年龄都在五六岁左右,我看到的第一个小孩是男孩。他的才能是唱歌,表演的第一个节目是以1.6倍的速度唱《忐忑》。第二个节目是唱一首外国歌曲,这首歌比《忐忑》有过之而无不及,一首歌不但没歌词而且唱的只有一个不断高低变化的“啊”音。

从我一个外行的角度来看,孩子的音色特别棒,干净清楚,音域高,音色优美。我相信以他的能力表演其他的曲目一样令人很震撼。但是他偏偏要选两首如此有争议的歌,这背后绝对是庸俗功利的大人给选的。从大人角度想,如果这孩子能够以十倍速度唱《忐忑》的话,他们一定也会让他表演的。他们并不会考虑这十倍速度唱出来的歌究竟还有没有歌曲的优美,有没有技巧展现,甚至还算不算一首歌。他们只会一味追求速度,追求奇葩,就像这么多奇怪的中国人创出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一样。

第二个表演的是个六岁的小女孩,表演舞蹈。穿着露出半个上身的衣服,以“性感”的动作跳韩国舞蹈。估计她的父母还挺高兴的,两年的舞蹈培养没白费,孩子终于上电视了。麻烦孩子家长想想清楚,同样的衣服同样的动作,二十岁的姑娘跳,说不定因为老公多看两眼,老婆都会吃醋。现在这些暴露的衣服和扭腰甩臀的动作放到六岁小孩身上,你们就看出童真可爱来了?还是说你们觉得让六岁小孩展现和二十岁姑娘相似的性感是正确的?小孩子喜欢舞蹈,喜欢模仿,这是普遍现象,但是家长难道分辨不了合适与否么?韩国的舞蹈还有收视年龄分级,传到我们这里就无年龄限制了么?

最后表演的是一个中外混血的小女孩,也是我唯一喜欢的。她表演的东西可以说普普通通,在过去几年类似的节目上很常见。就是背唐诗,唱京剧,唱了首中英文版的《送别》,唯一有花样的是还自己作曲简单唱了一首唐诗。从技术含量上相比可能不如刚才两位练习的时间多,但是看着就让人舒服。小姑娘自己也说了,觉得学京剧的一些动作能够让女孩子更优雅。她还说因为自己学京剧,连带着她的外国父亲也开始了解京剧。这样的一个小孩子就是很普通,但是她的表演让人感受到了她父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同时也会让人觉得小孩子也会有修养,有教养。

如果这两个同样六岁的小孩站在一起,你喜欢画浓妆露着腰的,还是喜欢旁边“像个”小学生一样的?想必你也看出来了,前一个小孩的问题就是她不像个孩子。我们这些成年人常常回忆过去,感叹童年的短暂和美好。现在一个小孩都不像小孩了,她都不要自己的童年,着急寻找二十岁的风景,你还会羡慕和喜欢她的童年吗?

归根结底,这些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家长的问题。孩子只有五六岁,他们的一切喜好和行为,都是在家长引导下有限地进行自我选择的结果。家长以为唱歌就是挑战“难度”,跳舞就是要以韩舞的性感为标准,那么孩子也会以此为目标,以达到目标为荣,而不知道这样的选择是否是真正适合他们的。换言之,家长以为是对的,孩子就会认为是对的。在这里限制孩子发展的已经不是生活的物质水平,而是家长的精神层次的高低。如果家长的眼界停留在低级地无意义的追求,那么孩子的眼界也会如此,直到他们长大成人,要么改变自己的世界观融合社会,要么彻底为社会所不融。

如果家长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引导孩子,我建议让他读国学,读传统文化的书籍,即使里面不可避免地有过时的东西,但也是利大于弊。看前面的三个小孩子,你觉得以后哪个长大会更有内涵,更有气质?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14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