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讲师训练营【55期-3】2/21阅读原创《黎明》

55007昭坤 中级绘本讲师第3轮打卡

《黎明》


作者:[美]尤里.舒利瓦茨

翻译:彭懿、杨玲玲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出品方:麦克米伦世纪


【绘本内容】

黎明前的湖边,一切静止,又湿又冷。湖边的一颗树下,老人和他的孙子缩在毛毯里熟睡着。月亮的微光照亮了湖边的岩石、树枝和树叶,乌黑的山安静的伫立着。天边泛起一丝微光,湖上雾气升腾,蝙蝠飞过盘旋,青蛙跳跃,鸟儿鸣叫。老人叫醒了孙子,从湖边打水,升起火堆。他们将旧船推下水,把船划向湖心,在水花中,浆声里,光影里,太阳升起,一切山湖变得明亮而美丽。

【绘本阅读】

大美黎明,自然之壮阔,生命之魅力。

尤里•舒利瓦茨创作的《黎明》有一种自然特别的生命力,无论是大人还是儿童,不同年龄的人阅读会拥有不同的自然与生命力的感受。第一次阅读《黎明》,不禁让我回想起海边感受黎明的数次奇妙体验。无论是儿时的故乡的海边,还是长大后读书留学的海边,亦或是现在生活的城市,我都喜爱在海边等待黎明,等待世间万物在宁静的黑暗中唤醒复苏。梭罗在《瓦尔登湖》黎明即醒篇中描写的黎明也极为动人,“每一个早晨都是一个愉快的邀请,使得我的生活与大自然自己一样的简单,同样地纯洁无瑕”,同样在此绘本中,群山围绕的湖边,老人和孙子在黎明晨曦向湖心划船而去,朝阳升起,阳光洒落,群山与湖水被染成一片金黄与翠绿。黎明时分是如此的动人而壮美,随之人们感受到沁人心脾的自然壮阔与生命的魅力。


源于东方文化之灵感,《黎明》在诗情和画语中灵动。       

据说尤里•舒利瓦茨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柳宗元古诗《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与此同时,作者在图画书中不仅运用水彩,还借鉴了中国水墨画晕染的技法来创作。《黎明》是一本蕴含诗画艺术的绘本,每一页都是在诗情和画语中灵动。中国原创绘本作家熊亮曾分享到“《黎明》将绘本回到诗歌现场,诗是将灵感放到文学作品中,诗是活的、是灵动的”,在这本图画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灵动的诗歌与图画间流动。在每一幅图画中,我们方法可以看见和感受到宁静的黑夜是如何退去的,月光是如何流动的,雾气是如何升腾弥漫的,湖水是如何在波光粼粼中闪动的。


【绘本活动】

亲子体验黎明时分:父母与孩子一起共同体验黎明时分。

【作者介绍】

1935年出生于波兰华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家人流亡欧洲,直到1947年才在法国巴黎找到了落脚之地。1949年,全家迁往以色列。为了平衡自己爱幻想的天性,选择研读博物学,白天上课,晚上到美术学校习画。1959年,只身前往纽约,一边在布鲁克林博物馆的美术学校学画,一边为希伯来语童书画插画。1963年,出版第一本绘本《月亮在我的房间里》(The Moon in My Room)。曾荣获包括凯迪克奖在内的多项绘本大奖。

【本文参考文献】

1.《松居直喜欢的50本 图画书》松居直著

2.《图画书的讲读艺术》 陈晖著

3.《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彭懿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