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老板调研回来的路上,接到分公司老板参加他们文化沙龙的邀请,当时的第一感觉是愉快,因为这样的活动是我喜欢的,他看见了我的喜欢。
我问同车的同事是否同去,他们都表示拒绝。我想大概他们还要陪老板吧,反正我不需要陪老板了,我自己可以去。然后,我打了一辆车。
路上,我刷朋友圈发现,他们公司今晚参加活动的人我大都不认识啊,我熟悉的人也不在啊,我会不会觉得陌生。
于是,我给自己曾经听说他们会邀请的另一个同事打电话,他表示接到了邀请,但是自己太累了,不想去参加这样的活动。我笑他矫情,说他没有感受到别人的善意。
这时候,我突然想到,我们公司只有我一个人参加,这样是不是不好,别人会不会认为我出风头,会不会觉得我很招摇。除了我已知的外,他们应该是邀请了其他人的吧,为什么大家都没有参加呢,他们是不是在避讳什么。
我向我妹妹打电话求助,她告诉我根据自己的感觉,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反正多问几次就知道答案了。好吧,这个方法我知道的,今天并不受用。
哎呀,我不应该答应啊,我得给他们老板打一个电话。我把电话拨出去的刹那,分公司老板的诚恳以及跟我在这件事上的同频浮现在我面前,我在想,若是我不去,他会不会失望,我还是去吧!我果断地把还没有打通的电话给挂断了。
这时候,分公司老板的电话打了过来,问我走到了哪里,我再次意识到他的热忱,赶紧说一会儿就到了,他安排人出来接我,我很感动。
坐定,有人朗读了我之前写的那首诗,有人根据她的朗读在修订语调,我看到大家的认真,看到大家热情地投身于非工作以外的事,觉得钦佩,现场的氛围也一下起来了不少。
气氛活跃之时,我的老板来了,还有之前明确表示说不会来的同事也跟老板一起来了,我们相互打趣,不是说不来么,还不是要来,哈哈,好开心你们也没有回去睡觉;某些人跑那么快还是要等我们一起啊,哈哈哈!
沉浸在这样的氛围里,我的心也宁静了不少,从大家的分享中,我又收获到了不少东西,好棒。
回想整个过程中的内心戏,发现自己是一个特别会假想、特别会编故事的人,这是我的特质,无论它好或者不好,我都认回。
其实我想说的是,好的一次行动力胜过一万次想象力,在不能鉴别自己的想象是否是自己想要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开始行动的过程,再慢慢等待自来的一切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