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明,你这几次考试怎么一直在退步?”
“ 我跟你说过了,你要再用功一点,别心存侥幸,考试时多检查几遍,别粗心大意,你也不好好想想,如果考不上一个好学校,那可怎么办”
这是家庭中常见的一幕,由于孩子学业成绩是家长及学生自己都相当关注的一环,所以在发现孩子学业成绩退步时,家长总是会相当主动的关切、训悔、或者积极的提供学科辅导和读书方法,可是不少家长也发现,自己单方面的热情付出,效果常不如预期中的显著,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因素,不仅仅是孩子够不够用功、会不会读书的问题,孩子的情绪状况往往是更为重要的关键所在。
影响孩子读书情绪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家长的态度,有一些家长对于孩子的成绩有相当高的要求与期许,孩子成绩好时,会百般的肯定与赞许,孩子成绩不佳时,就有所忽略、指责、或羞辱,致使孩子心态不平衡,对读书有所抗拒,倘若孩子与家长的冲突未能妥善化解,容易使孩子拒绝学习。
2、家庭压力,例如家长对孩子有过高的期许,在语言态度上指责、羞辱孩子或者表示相当的难过、失望。或者家庭发生变故,如父母吵架、离婚,或者家庭的条件无法提供适当的读书环境,都给了孩子很大的压力,孩子在无法有效调适这些压力时,就容易影响他们读书的专注程度。
3、人际困扰,如果孩子因成绩而产生恶性竞争,孩子个人的人缘受到成绩效应的左右,或者成绩不佳遭到班级同学的嘲笑和排挤,或者好友间有冲突,或者孩子与校外复杂的人际关系发生了连接,如参与帮派等问题,都需要孩子花心思来处理,因而使得孩子难以用持平、冷静的心来准备学业。
4、两性因素,由于中学生正值青春期,情窦初开在所难免,因此有关如何认识与结交异性,恋爱、恋爱中的争吵,分手等两性问题,非常容易引发孩子的情绪波动,甚至会维持一段很长的时间,而与孩子读书的动力相互拉扯。
5、挫折与迷惘,一些孩子对于自己的学业成绩设有不当的期待,不是过于力求完美,要求自己名列前茅,就是妄自菲薄,认为自己已经跟不上别人,干脆放弃算了,另外,孩子也常常因为看到自己的成绩节节败退,挫折感节节上升,却不知自己的问题何在,或读书方法究竟哪里不对,而深感恐惧不安茫然失措。
6、不当的自我价值来源,有的孩子把学业成绩当做自我评量的唯一标准,设定自己功课要好,个人才有价值,所以功课不好时就会过于自责,甚至认为自己没有存在的意义,使得孩子在读书时得失心过重,自信不足,严重时还可能会患精神疾病或想自杀。
7、无法确认读书的意义与重要性,在遭遇挫折时,孩子常会怀疑读书究竟有何意义?人为什么要读书?读书在个人生涯中有什么功能?太多读书的意义是别人给的,而非孩子自己建构的,所以当失去读书的意义感时,孩子自然就会觉得迷茫、混乱甚至会拒绝读书。
家长朋友们,当您的孩子情绪出现以上这些问题时,很难有心力改善学业的问题,此时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走出学业的困境。那么我们明天就谈谈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学业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