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编辑的故事

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淮阴师专》是淮阴师范专科学校的官方报纸,试刊于1985年6月27日,试刊3期后,正式出版于1985年11月11日。我编的第一份校报已更名为《淮阴师专报》,时间定格在1996年9月25日,1996年第9期,总125期,报名为姜华老师题写。时任党委宣传部部长的王家云老师,把我从图书馆调入校报编辑部接替编辑朱延华老师。当时王老师对我的考察是找了一份报纸小样,让我校对改稿。

正式调入校报任编辑之后,王老师对我说,校报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师生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交流教学、科研、生产、后勤等方面的信息和经验.反映师生员工的思想与生活,推动和促进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舆论工具。责任重,地位还不是很高,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冷板凳。

刚开始编报纸,没有合适的记者,就自己采访、撰写、划版、校对、发行一条龙承包。《淮阴师专报》为4开4版,当时我负责一、三版,周莉老师负责二、四版,各负其责,王家云老师是主编统筹。


当时计划是9月25日出版,从8月底,就开始准备组稿、写稿,手中有稿心中不慌。王老师很照顾我,决定报纸用五号字排版,这样一个版面可以比小六号字排版少800字左右,减轻我的压力。第一次办报纸,手下没有记者,一版8条消息7条为我撰写,“他山之石”1条是我改写,用笔名楚牛、古淮、志毅、长弓等;两张新闻照片为杨亚军老师拍摄,言论由王家云老师撰写。三版和报缝是部分老师和学生供稿。当时划版是参考《报刊文摘》的版面,我记得当时朱延华老师因有事也没有教我如何划版,王家云老师很奇怪,我怎么就直接把版面划好了。划版是为更好地进行版面制作,对报纸版面进行划版然后送到印刷厂,由排字工人根据划版制作版面出样校对,这是编辑必备的基本功。几十年过去了,因为是第一次,我记忆特别清楚。我后来知道,校报编辑与通讯员、学生记者、老师作者保持密切联系,是多么重要。

报纸出来后,王老师谆谆告诫我,校报编辑,组织稿件和处理稿件是两件最重要的工作,每期要有重点稿件、重点言论,要以“真、短、快、活”作为组织和撰写好稿件的目标。韩国完州郡副郡守参观我校的新闻稿不应该放在报缝最后,而应该放在一版倒头条的位置,这是国际交流的大事。

为了修改校对好稿件,我去请教钱煦老师。她给我出了一份常用别字改错题,让校对出来,并给了三天时间,还可以查各种工具书,因为编辑可以借助各种工具书,关键是你能否发现或者怀疑文章中的错别字。三天后,我信心满满地以为一定是全对的,结果错了两个字,没有改正出来,钱老师还满意地说,不错不错。她让我了解字的本来意义,这样就不会错了。

时间过去27年了,许多记忆要把其整理出来,否则有些事可能永远不被人知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非首发,首发于《淮阴师范学院报》,文责自负。 本文的“忆”不是回忆的意思,而是与白居易《忆江南...
    东方一任阅读 1,358评论 0 11
  • 本文原创于2007-09-01 12:24:48,首发于人民网强国博客。 2007年下半年《淮阴师范学院报》将以邓...
    东方一任阅读 715评论 0 5
  • 原创于2008-01-13 14:47:21,首发于人民网强国博客。 在校党委和宣传部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各位同志的支...
    东方一任阅读 1,111评论 0 7
  •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艳阳高照,整条路径都铺落有光的碎片,李柴微微低着头,缓缓向前迈步,享受着此刻呼...
    占本夕阅读 6,630评论 17 153
  • 如果追溯到大一开始做校报的时候,入编辑这个行当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了。从太原到兰州,从兰州到西安,一路走来,摸爬滚打...
    四小姐的家阅读 3,885评论 2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