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重要性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主要原因恐怕是人爱读书而书又层出不穷吧。 读书也是一件颇为矛盾的事。因为书有优劣,而人的时间又有限。

读到好书,甘之若饴;翻到劣书,味如嚼蜡。不过,我觉得目前多数的书是算不得太好,又不能算太坏的那一类。正因如此,读什么书就更难选择了。你要是时间充裕,尽可信奉“开卷有益”的古训,博览群书,兼收并蓄。其实,人人都有自己的择书标准,用不着我在此罗嗦。我想说的是,读书其实是有境界的。这个境界尽管也会因人而异,但总也逃不出以下两种情形:一曰:把薄书读厚,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的意思是说,一本薄薄的书,可能蕴涵着非常深奥的道理,你要读通读懂,可能要查很多资料或阅读许多参考书。表面看,你在读一本书,而实际上,你必须读好几本别的书才能弄懂它;另一层意思是说,读者在读书时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虽然你此时只读了一本书,但却能联想到许多书外的道理和事例。一句话,要想把薄书读厚,你必须具备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能力。把厚书读薄的意思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你必须具有从具体到抽象的提炼能力。你看了一大本书,如果无法提纲挈领,融会贯通,掌握要点,就很难说你看懂了这本书。这有一个很好的检验办法,你试着将你看过的书用简单的话语向你的朋友概括一下,如果能简要而准确地概括出来,就说明你具备了将厚书读薄的能力。读薄读厚都是指是否读懂读通了一本书而言的。

可是,我们读书的目的并不仅限于懂得书中的道理而已。我们之所以要孜孜不倦地刻苦读书,是为了用书本上的知识去指导我们的实践。这又引出了读书的第二种境界。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能读出来。所谓读进去,是指读书时要深入到书中的境界,达到忘我的境界。只有深入其中,仔细体味,才能真正明白作者的意味。正如《红楼梦》开篇所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个人的体验是读文艺作品比较容易被感染,但读一些科学、管理等方面的书籍时就比较难了。要读进去并不容易,要读出来就更难些。读出来就是不能被书本束缚住,不能成为书的奴隶,不能成为书呆子。要做书的主人,要能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此基础上超越书本上的理论。只有这样,才不枉为一个爱书之人,不辜负一本好书。

我们目前都有很繁重的工作在身,但不管再忙,书还是要读的。不读书,怎么开眼界、拓视野?怎么求进步、升境界?在工作中学,在学习中做,长此以往,你看问题的时候就会有更独到的角度,处理问题就会更周密更妥善。你的谈吐也就会多一点点品位,你的身上自然就会多一点点书卷气。而这些,都要靠你坚持长期读书、感悟、实践才能浸淫出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样,自学校走出社会之后,可能再也没好好看过一本书,甚至是拿起过书本,作为一个技术人员,说实话,...
    微胖的音乐人阅读 2,144评论 0 0
  • 最近,我只追一部剧——《猎场》,胡歌的又一良心之作,这是在看完他的《琅琊榜》后决心认真看的一部。这部剧有很多社会争...
    茜草馨阅读 4,728评论 9 15
  • 很多人都不喜欢读书,认为那是枯燥的,是缺乏乐趣的,这一点,我并不反驳,因为即使你可以读懂,继而感兴趣,和作者...
    星梦若晴阅读 3,169评论 4 8
  • 忘了自己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读书是很重要的了。也许没有那突然顿悟的一刻,直到现在都没有,也许是一个渐渐改变的过程。 生...
    啊但阅读 5,661评论 1 8
  • 人类和动物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人类看书识字,而动物不会看书识字,如果一个人不看书,无疑就接近动物了,也就失去人的...
    Suven阅读 4,839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