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朋友来喝茶聊天,聊正在热播的大军师司马懿,聊到一些历史人物,我口沫横飞,滔滔不绝。
感觉他也听得津津有味,走时意犹未尽说:你好博学,像一道风景,以后我要常来看风景。
我哈哈大笑说,惭愧,人丑就要多读书啊,之前一直喜欢读书,现在书看少了。
想想,我现在虽然没上班,但是每天好像都很忙,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因为要写文章,要找选题,要看好多文章。
现在书是比以前看少了,但依然在坚持看着,每周会固定一天专门读点书。
看书、写文章才是我身心安顿之所在。
蔡康永说过:“读书,就是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说得真好,这些年,我就是因为一路在坚持看书,而超越自己的。
也许是受小时候的影响吧。
潮汕乡村有一个传统: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
家里再穷,卖田卖地也要供孩子出外去读书。
因为我们都相信,读书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过去的20年,我就因为勤读书,从国企工人变成大报的高级编辑、评论员的,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虽然没有混得很好,不能怪书,只怪自己没把握好。
这几年,常听到一句话“寒门难出贵子”,说穷人家的孩子,因为教育资源稀缺,难以读上好大学。
这侧面说明,不管是有产阶级,还是出身寒门,大家都把读书看做了成才的一个必经阶段。
嗯,读一所好大学真重要。
记得有一期《演说家》,主持人鲁豫问演讲的考研老师张雪峰:“你是真的相信考研可以改变人的命运,还是因为你是做这个之后开始宣传考研的?”
张雪峰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在每年的九、十月份到大学去看一看,什么样的企业到齐齐哈尔大学去招聘,什么样的企业到北京科技大学招聘,什么样的企业到清华北大招聘。他们去什么样的企业,他们给什么样的工资,差别真的很大。”
关于这方面的,我曾经写过文章:《 你必须考上大学,而且一定要读顶级名校》,可以点开看看。
02
为文凭而读书,只是一个起点,为自己读书,才是眼光高远的。
因此工作再忙,都得看点书。
一个人不想读书,总有种种理由:“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待到来年。”
其实读书是四季咸宜,所谓“书淫”之人,无论何时何地,在马桶上、地铁上、图书馆、床上,皆可手不释卷,这样才成读书人样子。
以前我就是这样的,三四天读完一本书。
喜欢读书、想要读书的人,无论多忙,都可以找到时间。而不想读书的人,即使很闲,也不会主动拿起手边的书。
读书这件事,是成本最低的投资,你想,练一门乐器,或许你需要足够的经济基础;学一门手艺,也离不开金钱的投资;而读书,却是只要有一颗沉得下来的心,便可以进行。
当然,读书不一定能给你带来现实的利益和好处。
读书对一些人来说,仅仅是喜欢,也可能意味着:我没有完全认同这个世界和现实,我还有精神生活,还有梦想,还有追求,还在奋斗;我还不满足,还在寻找生命的另一种可能,另一种生活方式。
读书当然是有用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是一味去浅陋、治愚昧的良药,能长点见识,不自欺,不被人欺,不欺人。
哪怕现在不能显现出作用,哪怕没有获得多少实践的机会,哪怕读过的大部分都忘记了,但就像我们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们的骨头和血肉。
认真读过的书,长期读着的书,潜移默化,早已融进你的灵魂,沉淀成智慧和情感,只要有一个触动点,就会喷薄而出。
03
看过一个读书APP的广告,一女孩在镜子前试了好多套衣服,一脸娇嗔地对胡歌抱怨:“我怎么穿什么都好看啊!”
胡歌目光烁烁地对着镜头说:“书读多了,自然百搭!”
广告不错,书读多了,气质就好,因为人有了信心、有了底气。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三毛也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因为你读过的书,早已融进你的骨血,潜在的气质里、在谈吐上,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或者文字中。
更通俗地说,读书可以经历多种人生,能和自己喜欢的古人对话。
就算你未入过繁华之境,未听过喧嚣之声,未见过世界的多样性,但书给了你视野和眼界、智慧和情感,使你的思考更有深度。
让你在摩肩接踵的人群里,穿行自如,不会因为突而其来的打击,而意志消沉,不会因为生活在底层,而耐不住平凡。
书读多的人,聊天的话题常久常新,话语灵动,思想敏锐,时刻保持着睿智,这种智慧,不仅仅来源于对生活的感悟,更重要的是来自阅读的思考。
书读多了,会在潜移默化间发生裂变,让你站在视野的高度上,看清哪些是沟壑,哪些是未来的方向。
当你书读多了,胸有成竹,有了底气,你就不会去羡慕别人的生活,你会懂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因为你的气质,你的谈吐,已经是一道让别人羡慕的风景。
说有一次,熊十力和陈铭枢在重庆北碚江边小酌,窗外风景优美,陈铭枢背窗而坐,却不曾回头一看。
熊十力问:“你为何不看风景?”
陈铭枢答:“你就是风景!”
博学的熊十力,绝对是一道风景。
读书如服药,药多力自行。
当你书读多了,看多了从未接触过的世界,看多了多样的人生,你会明白,生活有很多种方式、很多种可能,你看问题的角度就会不一样,你因此变得通透,那么不管境遇如何,哪怕行到水穷处,你都能泰然处之,沉静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