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陪老娘去医院拿出院小结,复诊,配药,第n次从运河西路上走。很奇怪的一幕发生了:我居然看到了横跨在大运河上的很多桥。
下了金城大桥,拧到运河西路,从南往北,依次在清宁桥、金匮桥、盛新桥、红星桥、开源大桥、梁溪大桥的桥底下穿过,回去的时候,穿过梁溪大桥,拐上开源大桥,远远地跟其他几座桥打了个照面。
金匮桥最威武,硬朗,那种深色的金属材质以及随心所欲的复杂线条,看上去像《魔戒》中某个城堡的入口。开源大桥最秀气,白色的桥体和流畅的弧形设计,宛如一把架在空中的竖琴。
梁溪大桥我是不敢认的了。
小时候,梁溪大桥可真是一座大桥!大桥底下的无锡大饭店,大桥上来来往往的车辆行人,还有伴随着站街女红灯区的传说……直到我2000年师范毕业,梁溪大桥还是那个梁溪大桥。
这是十八年后的第一次相认。
老娘说,看,前面是梁溪大桥。我信誓旦旦回答不可能,窄,矮,跟刚刚经过的小新娘似的红色拉杆的清宁桥、很man的金匮桥、很woman的开源桥,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甚至跟其貌不扬、名字也低调的红星、盛新站在一起也显得寒酸。开近了一看,桥身上果然写着它的名字,是梁溪大桥不错了。钻进锈迹斑斑的桥洞下,来不及唏嘘和感慨,大桥已经被抛在身后。
我在后视镜里继续看它,突然浑身一哆嗦:十八年,看着好远,走起来,原来那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