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在县城工作的同学老张,前阵子突然到市里约大家喝酒。
老张是典型的喜欢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主儿,轻易不出来吃饭。
这次是咋了,难道是儿子要结婚了专程来通知大家?
一问才知道,他和老婆干架了,跑出来散心。
老张和妻子结婚20年了,20年来,他们一直过着平静的生活。
老张在一家国企上班,妻子是一名小学老师。两人工作稳定,收入不错,有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儿子。
他们的生活很规律,每天早上,妻子起床做早饭,老张吃完去上班。
晚上,老张回家吃饭,妻子已经准备好了晚饭。饭后,老张看电视,妻子收拾厨房。
周末,他们一起去超市采购,或者去看望父母。
他们很少吵架。偶尔有分歧,也是小事,比如老张觉得菜咸了,妻子觉得他挑剔;妻子想买新沙发,老张觉得旧的还能用。
但这些都不算什么,说几句就过去了。
01
前几年,为儿子以后的发展着想,老张两口子决定在市里给孩子买一套房子。当时为了省钱,选择的小区离市中心有点远。如今房价下跌,儿子也不在这个城市,两口子商量着把房子卖掉。
因为房价的问题,俩人有分歧,商量不通,最后竟然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动了手。
这不,我同学一气之下跑到市里来,放话说这次一定不能听老婆的。
老张家那套房子买的时候1万5,现在市场价8千,再跌下去房价还不够还贷款。
卖了吧,亏,不卖吧,更亏!
积攒半辈子的钱,心理承受不起。
于是,夫妻二人开启了互相埋怨的模式:当时不让你买,你非要买;早点让你卖掉,你不卖......
现在倒好,直接亏六七十万。
都是上班族,攒这么多钱得需要多长时间?
关键是儿子还要结婚,压力山大。
按照市场价卖掉,妻子舍不得,价格稍高点,没人买。
暂且这么耗着。
本来他们二人日子过的稳稳当当,没有做过出格的事。
归根结底是因为对待超出日常的大额资金有不同的态度。
说白了,老张夫妻没有共同经历过什么大事,卖房子的几十万就成了“照妖镜”,照出了彼此的不同。
很多看似恩爱的夫妻,别看在女神节、结婚纪念日、生日等从不缺席礼物,一旦遇到一件大事,瞬间就翻船。
他们只能一起过平静的日子,经不起大风大浪。
不像我们这些在职场打拼的人,整天面对客户刁难、老板的压榨、技术的紧逼,同行的算计,难度系数都是超高的。
相比之下,家庭矛盾反而成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一提。
02
祸不单行,老张又来事了。
老张的父亲突然中风住院。老张是独子,照顾父亲的责任自然落在他身上。
父亲住院一个月,老张请了假,天天在医院守着。妻子下班后也会来帮忙。
父亲出院后,需要人长期照顾。老张和妻子商量,想把父亲接到家里来住。
妻子不同意,说家里地方小,住不下;她工作忙,没时间照顾老人;而且老人脾气古怪,住在一起容易闹矛盾。
老张觉得妻子太自私,不体谅他。他说,父亲养大他不容易,现在生病了,他不能不管。妻子说,她不是不让管,可以请护工,或者送养老院。老张说,护工不放心,养老院太贵。
两人争执不下,越吵越凶。
最后,老张不顾妻子反对,把父亲接回家。妻子很生气,搬到了儿子房间住。
老张每天照顾父亲,做饭、喂药、擦身,忙得不可开交。妻子冷眼旁观,从不帮忙。
一个月后,妻子提出离婚。她说,这样的日子她过不下去了。
老张很震惊,没想到妻子会因为这件事离婚。他求妻子再考虑考虑,说父亲身体好了就送他回老家。
妻子不为所动,坚持要离。
老张没办法,只好同意。
他们去民政局办了手续,县里的房子归妻子,存款一人一半,市里的房子卖掉后再平分房款。儿子已经成年,不存在抚养问题。
离婚后,老张带着父亲搬了出去,租了一间小房子。
老张辞了工作,专心照顾父亲。父亲的身体渐渐好转,能自己吃饭、走路了。老张松了一口气,开始找工作。
他投了很多简历,但都石沉大海。国企的工作经历在私企并不吃香,而且他已经45岁了,很多公司嫌他年纪大。
最后,他找到一份销售的工作,底薪很低,主要靠提成。
老张很不适应。他以前在国企,工作轻松,待遇好。现在做销售,天天跑客户,压力很大。
但他没有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干。
03
一年后,老张的父亲去世了。
老张很伤心,觉得自己为了照顾父亲,失去了家庭和工作,到头来还是没能留住父亲。
他整日郁郁寡欢,工作也提不起劲。
有一天,他路过以前住的小区,看到前妻和一个男人有说有笑地走出来。那个男人看起来很年轻,穿着时尚。前妻打扮得也很漂亮,完全不像50岁的人。
老张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如果当初听前妻的,不把父亲接回家,也许现在他们还在一起。但转念一想,父亲养大他不容易,他不能不管。
他叹了口气,转身离开了。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老张和妻子20年的婚姻,看似稳固,实则脆弱。一旦遇到大事,就经不起考验。
有人说,婚姻需要经营。但是,光靠经营是不够的。
婚姻还需要双方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老张和妻子的矛盾,表面上是照顾老人和卖房的问题,实际上是价值观的冲突。
老张认为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妻子则认为自己的生活更重要。
这种根本性的分歧,不是靠沟通和妥协就能解决的。
04
婚姻就像一艘船,平时风平浪静,大家相安无事。
一旦遇到风浪,船是否坚固,就看造船的材质了。如果材质不好,再好的船长也救不了。
所以,选择结婚对象时,不能只看表面的条件,更要看内在的品质。比如,是否有责任心,是否懂得感恩,是否愿意为家庭付出。
这些品质,平时可能看不出来,但关键时刻,却能决定婚姻的存亡。
老张的故事也让我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孝顺。
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是不是唯一的孝顺方式?如果这样做会破坏自己的家庭,是不是值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既能照顾父母,又不影响自己的生活?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但无论如何选择,都要考虑周全,权衡利弊。不能只顾一头,不顾另一头。
婚姻和家庭,是人生最重要的两部分。如何平衡两者,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难题。
希望老张的故事,能给大家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