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双非大学的大一在读生,父母是文化水平低的农民工,给不了我什么学习上和精神上的指引。我所就读的中学也是一个五线城市的末流小镇的几所学校中较好的一所,父母一直不在身边,身边也只有一两个朋友,高中的生活枯燥,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我也很少抱怨,因为我知道抱怨没有什么用,仿佛对生活没有什么追求的我心里有那么些小小愿望,希望未来有一日能站在舞台上唱歌、希望自己能创作出让人赞叹的作品。而我明白这些都能在憧憬的大学做到吧。可事实就是,在高三以为能冲击双一流,被老师寄予厚望的我,以一本招生进入一个二本大学,和平时与我相差三四十分的同班同学以相差无几的分数进入这所校园。那时候我也明白了可能高中时想象的令人向往的画面都没有了吧。现实也的确如此,在学校里也的确遇到难以接受的人和厌恶之至的事,和室友维持着表面关系也是一个人上课、吃饭,虽然从小到大都习惯了一个人,却还是有点希望不是孤身一人。有时候也在想,说不定这也是给我的理想大学的滤镜呢,因为得不到,所以想象美好。
我是一个内心敏感又现实主义的人,回望我短短的十几年人生,有着很多在我看来的荒唐事,我极度讨厌的许多行为在这个世界发生的如此理所当然,所有人仿佛都能接受,除了我坚守着顽固不化的传统,每每遇到这些,都会引起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这个世界怎么样,我无法改变,但它终究会通过各种方式去影响我,我害怕也讨厌成为那样。敬佩那些始终坚持自我,不断拼搏的人,但能成为那样的人始终是少数啊。
我知道自己可能有抑郁症吧,但也从没告诉过任何人,在别人看来,我可能是个时而开朗,时而孤僻的阴晴不定的人。因为我知道,抑郁症对于我这样的家庭来说是不可理解的,是一种负担;对周围人,谁又想和一个天天阴郁的人做朋友呢?高考分数出来的那天,班主任劝我复读,我拒绝了,因为我不知道高四的一年我能不能坚持下去,而且我也不想父母再为我负担一年,而这一年仅仅是一个赌注。
我在高中很多次想过自杀,有一次计划好了时间和方式,最后是因为害怕吗?还是觉得对这个世界留有不甘吗?放弃了。每每想到要结束生命,能想到的是我处于一个黑暗的空间,我的面前是父母和友人A,B,除此之外就没什么了。虽然很对不起父母,但我没有活下去的目标,热爱的很少,每天都在苟且度日。曾经我将唯一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压在高考上,成功进入不错的大学后就有动力去成为我憧憬的那种人了,也有可能有勇气去规划未来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人生了。可惜失败了,所以呢就决定在25岁前离开吧,现在努力活着,准备好一切该留下和不改留下的,到时候选一个从不曾去过的城市,风和日丽,沉入大海。
写此文并不是无病呻吟,博取同情,仅仅只是想借网络的虚拟平台,说一些没有对任何人说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