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书院庚子年暑假游学(12)

          林峦少平地,雾雨多阴天。今天是在承德八县三区游学的第十二天。我们来到了喜峰口。喜峰口是明清时期长城重要关口之一,因历史久远但从未进行人工修复保存完好而闻名。

        在攀登此长城的时候 脚下的路都是土路与破碎的石块,老师说在当年他们修长城的时候,都是就地取材取的是附近的石板、石头。

          这就不由得说到了“喜峰口战役”,这场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的主要战斗之一。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我国的东三省,并准备随时向关内进犯。但当时由于敌我武器装备悬殊,原先有坚守的喜峰口阵地,再次被日军占领。

          而在后来,我军在夺回喜峰口阵地时。29军出击了,他们持大刀夜袭敌营,一阵砍杀,一夜砍死日军5000余人。最后大获全胜,夺回了喜峰口。

        这是9.18以来日军首次遭到重创,是我军最早获胜的战役。当我们站在长城上高唱“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时,我仿佛看到了当时八路军战士在战场上手持大刀英勇杀敌的壮烈景象,我的心情也跟着澎湃了起来。

          后来我们又来到了潘家口水库,潘家口水库拥有着一段世上独一无二的“水下长城”奇观。恰似镶嵌在燕山深处的一颗璀璨明珠。

          两个关口淹没在水中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水库蓄水后,水位超过了长城高度,喜峰口、潘家口城堡便淹没于水中,从此这段历经五百年沧桑的长城便隐身水下,成为闻名遐迩的“水下长城”。在20世纪末时,因为连年的干旱。水库中的水枯竭,那“水下长城”也就露出水面,向世人一展风采。

          而现在此地正在施工,重新维修那些长城的城楼。试图将那些有着五百年沧桑经历的长城保护起来。尽管他现在还是依然破旧,但可以看出我们后人为了保护这珍贵的历史遗迹依旧在不停的努力。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万塔黄崖寺,据说当时有个尼姑在此想建一座庙,那是因为种种原因花近千万,最后还是失败了。这件事让我很是疑惑,哪怕放在现在几千万见一座庙应该也不算什么难事,当时这位尼姑到底受了什么样的阻拦才没有成功呢?

        再说说这座“万塔黄崖”吧许多的尖塔顺着山峰依次的排序着,老师说这些塔中放置的是当时那些僧人的骨灰或舍利子。但是因为时间和各种其他原因,据资料所说,只剩下了三四十座塔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