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第一个工作周,学员们便在导师的引领下展开高质量的学习活动。短短一天半的时间却给人极大的冲击、思考、收获。
第一天分别在张博士和李教授的组织下展开对话交流,现场充满张力,以几个关键词做概述。
一、对话
上午是张博士组织,七位学员做了汇交流。在沙龙之前,我们都理了近期所学所为,准备着稿子呢,在邹颂老师汇报后,张老师便提出放下稿子,学会交流。拿起不易,放下更难,那一刻我在想轮到我的时候可怎么办。可是张老师的观点很打动人啊,除了向书本学习,我们还要向现场学习,读无字之书,将我们独立的点沟通联结成全域的网。而且,现场的交流更有“人情味”。班主任的基本功之一就是“读人”,读有多深刻学就多深刻。这自然能把画地为牢的我们解放出来。无论是教学中还是人际交往中,我们似乎总习惯于“有备无患”,放不下教案,离不开固有的圈子。难怪我们“十 百 千”工程每次学习都在会议室,导师和学员都围绕圆桌就坐,这样的交流才能更顺利地动起来。智慧的火花是在碰撞中产生的,无论是亮点还是疑点适时抛出。
二、倾听
张老师说倾听不仅仅是对发言者的尊重,而是围绕着学习产生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网络,他的那个网络就具有我这个网络没有的东西。因此倾听就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陈老师说起了学生的“语言系统”,这也引起我的思考。不玩游戏,很少接触新潮流的我确实有些不大懂孩子们的流行语。比如孩子在激动的时候突然来一句“面对疾风吧”,我也懵,难道讲的是为师凶残?比如之前娃们信誓旦旦告诉“荆轲”是女生。《新华字典》都要不断收录新词汇,面对孩子的我们真的能听懂孩子的话吗?不倾听不学习只会造成我们的隔阂原来越深。
三、主动
导师们总是不断地强调“主动”,可我们似乎真的太含蓄。事情会做,向书本的学习也会进行,可是与导师的沟通,学员之间的沟通真的不主动。就如上述的“交流”,我们也会在“轮到”的时候,或者被点名的时候才开口。好几次有触动,也想主动举手先发言,可是最终还是克制住了。张博士私下还鼓励我要多发言,把握机会。李教授也说他期待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个团队,利用好平台,让自己成长起来。 对于即将到来的寒假,我们确实应该思考,该怎么策划,该怎么进行。寒假的价值开发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投入。班主任工作又多又杂,我们该用一条什么线才能串起来呢?李教授说每个班主任都会或多或少地有“献身意识”,那么在成就他人的时候能不能也成就自己呢?
遵道而得路。
第二天的内容非常饱满,有同伴的经验交流,活动策划,有专家的引领,领导的支持。
陶健美老师、李静雪老师、蓝美琴老师等分享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陶老师行之踏实,李老师读之丰富,蓝老师写之专业。看着她们辛勤付出、硕果累累,真心佩服。李教授也早早给了我们发展的五字真言——做、听、说、读、写,我们优秀的伙伴就是在这五字真言的践行中成长起来的。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正视差距,取长补短,在榜样引领下充实自己。在“你好,寒假!”的策划中,朱卓君老师立足实际,涂淑莉老师有全局的视野和大胆的革新。
听了李教授和Susan教授的讲话不由得有一种危机感。我们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了吗?学习究竟在哪些场域发生?作为一名教师,又能为学生的发展做些什么?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自身的发展有没有跟上?李教授说要有眼光,明确方向,找到光亮。而跟着专家学习就能让我们知道到底为谁而做,为何而工作。我们的眼光呢,能看到学习的力量吗,能看到寒暑假重建的价值吗,能看到学生发展的可能吗?我们有看到未来的眼光吗?
所以,我们还是要回到学生立场,理清究竟需要什么才能确定究竟该怎么做。会议结束后,除了回想两位教授的发言,我的脑海里不停出现的是班里的三十多个孩子,我不由得想着未来的他们会是怎么样的,我们能设计什么样的成长路径。自然,学生要发展,教师自己首先要发展,我甚至有些惧怕这日新月异的变化,可是在这两天的交流中我深刻明白没有任何人是一座孤岛,我们需要融合、创生。最终的竞争是学习力的竞争。当主持人雷所用着流利的英文引用Susan教授的观点时,反应慢了半拍的“哦”一声:雷所也是英语老师呀!而雷所却在各个领域有着傲人的成就,成了一名“大家”。优秀的人都是最会学习的。
培训学习的意义之一便是让你重新审视、引发思考、明确方向,然后带着满满的动力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