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洛阳女儿行

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①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珠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②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沙。

注释

①才可:唐人口语,恰好的意思。

②越女:指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西施。

名家点评

非不绮丽,非不博大,而采色自然,不由雕绘,此四子所以远逊也。(邢昉)

通篇写尽娇贵之态。(黄周星)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居于洛阳生活期间。诗题取自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中的“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诗人在这里用“洛阳女儿”来概指当时的贵族女子。全诗描写了贵族女子及其权贵夫婿骄奢淫逸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浮华背后所隐藏的腐化真相。其中,“季伦”指晋代富豪石崇,是骄奢的典型;“赵李”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汉武帝宠姬李夫人,代指皇亲贵戚。最后两句利用转折,以容颜如玉的越女在江头浣纱作对比,在强烈的反差中凸显主题,使前面的华丽描绘一下子变为对贵族生活乃至社会不公的冷峻批判。“贫家越女”与“洛阳女儿”由于出身不同,过着天差地别的生活。诗人通过对这两个女子生活境况的对比,揭露了社会上贫富悬殊的现实,寄托了寒门志士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王维的诗多以隐逸题材为主,此类批判现实的作品极为少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唐诗三百首详解(一 行宫 唐代:元稹(yuán zhěn)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
    汉唐雄风阅读 6,297评论 4 29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7,180评论 0 18
  • [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昨晚的风很大...
    24e2f6668318阅读 255评论 0 0
  • 对了,咱已有留言功能 请尽情留言 -再会- 图片via网络 文字阿毛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迹线阅读 598评论 0 0
  • 一点感想: 1. 养成了每天打卡习惯; 2. 微博字数少,需要几句话概括,于是每次打卡都是一次“抓住全书框架”的练...
    宇枫Sai阅读 205评论 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