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桃花源记》,在学生将课文朗读两遍之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本文以什么为线索?有好几个学生说,以“武陵人捕鱼”为线索。
这样的答案让我很诧异,我反问学生:“本文主要记叙了捕鱼的过程吗?如何发现鱼?用什么工具捕鱼的?捕了多少鱼?把捕获的鱼怎么处理?怎么吃的?红烧的还是清蒸的?这些写了没有?”学生们笑了,摇摇头。然后有学生说:“以渔人进入桃花源为线索。”“渔人进入桃花源再没有出来吗?”我进一步追问。有学生回答:“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
在第二个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形。
课后我反问自己:今天的问题难吗?
说实话,一点也不难。
那学生为什么答得那么离谱?
我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
1.学生文言文基础较差,没有读懂课文。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凭经验靠直觉。他们认为课文第一句一般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所以不假思索地回答。
如果说第一个原因还有客观因素,那第二个就属于有关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主观问题了。
回答成“以武陵人捕鱼”为线索的同学,只要试着在课文中找依据验证一下答案,连自己都会觉得自己的答案是荒谬的。可是,孩子们没有去验证。他们回答问题不过脑子,随随便便作答。这种毛病一定要改掉。作为老师,一定要多表扬那些乐于思考的同学,鼓励学生养成动脑学习的习惯。
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这句话的落实其实是很难的。人有着天然的惰性,如果没有某种外在的因素,是很难自发采取较辛苦的方式,大多会选择舒适。很多学生喜欢做抄抄写写类的作业,一遇到动脑类的任务就躲避。天长日久就养成了经验主义、不假思索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