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1日,星期五
关于鼓励的思考17
今天,三2班孩子的表现真的让我难以置信。
进行完单元测验,已经整整一节课没有说话的孩子们,在排队放学的过程中,依然没有喧闹,实在出人意料。
也许,是因为开展了“每节课一鼓励”的活动,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在别人的面前表现出好的一面。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倾向于真善美的。他们都希望给别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希望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只是,我们需要给他们一点点助力,给他们一点点帮助。有时候,还要给他们一点点时间,一点点耐心,等待他们的觉醒和成长。
2018年12月22日,星期六
关于鼓励的思考18
“每课一鼓励”活动开展的第一天,我将每一个鼓励他人的孩子的名字,以及他所说的优点都列出来,一起发送给被鼓励孩子的家长,结果,弄得家长很糊涂,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昨天,当我补星期四的打卡时,就省去了鼓励他人的孩子的名字,并以全班同学的名义,将被鼓励的孩子的优点列出来。
这种方式简单明了,还减轻了工作量。
唯一的缺点是:将来,这个被鼓励的孩子会忘记究竟有谁鼓励了他。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我想:我可以把那些便签纸,给这个孩子带回家,让他自己或爸爸妈妈抄写起来、写入日记、输入电脑、拍照留存……
这样就两全其美了。
2018年12月23日,星期日
正面管教的实践与思考19
2018年12月12日,给轮岗学校的青年教师进行正面管教的分享后,芳梅问我:“这两三年,正面管教的书我几乎都看了,道理我都知道,但就是做不到,为什么?”
于是,萌生了给青年教师开正面管教家长课的念头。
12月17日,向主管青年教师培训的陈燕副校长汇报了我的想法,得到了她的大力支持。
在轮岗学校的青年教师群招募正面管教家长课的学员时,列了这样一条要求:
“想参加教育培训的老师,请预付300元押金。
在学习的6周内,每周必须完成5次打卡作业:用100字以上写写自己的学习收获、实践、效果、感受等,共30次。
每完成一次作业打卡,次日将返还10元红包。没有完成打卡任务,押金不退。”
实际上,在发布这个要求之前,犹豫了很久:这个要求不仅会令很多老师产生误解,而且会阻挡很多青年教师学习的脚步。
但是,现在的我非常庆幸自己当初勇敢地做了这个决定。——
20日下午上了家长课的第一次课程后,一直在学习群阅读老师们的打卡。
第一天,2位老师面对问题和冲突时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2位老师拥抱了孩子,2位老师进行了自我反省。
第二天,7位老师面对问题和冲突时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1位老师使用了积极暂停区,1位老师与孩子设置了暂停手势。
第三天,3位老师面对问题和冲突时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4位老师拥抱了孩子,2位老师进行了自我反省,1位老师设置了自己的积极暂停区,2位老师协助孩子设置了积极暂停区。
每一天,采取行动的老师都在增加。
昨天早上,一位老师在打卡时提到了很多女儿做得不好的地方。可是,到了晚上,她私发信息给我:经过反思,女儿是被她逼得忍无可忍才向她发起攻击的。——这是非常难得的自我反省。
如果没有强制性的打卡,所有的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正面管教家长课并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的培训,它更像是一个训练营。
通过强制性的打卡,督促学员每天去实践、去反思,促使她们的自我觉察力一点一滴地增强,令她们的沟通方式和行为模式慢慢发生细微的改变。
2018年12月25日,星期二
正面管教的实践与思考20
自从上周给青年教师上了正面管教家长课后,不少朋友问我:“你哪来这么多的精力?”
确实,小学教师的工作非常繁杂,上班时间工作量满满的。
所有与青年教师培训有关的事情,几乎都是利用休息时间来做的。
那么,我的动力来自于哪里?——我有一个秘诀:赋予这件事重大的意义。
可以预见:这些青年教师掌握了正面管教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后,不仅可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而且,当她们体会到新方法的运用可以使自己的生活更和谐、幸福,一定会自然地将这些理念迁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还可以计算:这些青年教师,平均还要工作25年。如果每两年教一个新的班级,每个班45人,他们在未来还要教500人左右。
在这十几个青年教师里,只要有10个人将所学的方法运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就会有5000个孩子受益。
6个星期的辛劳可以造福5000个孩子,平均1个星期造福大约1000个孩子。只要想一想,都觉得自己赚大了。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大多数人看到的是这件事辛劳的一面,而我,看到的是积极的一面。
2018年12月26日,星期三
正面管教的实践与思考21
上第一节正面管教家长课时,不断提醒自己:你是一个引导者,作用是带领大家去体验、去思考、去实践、去反思。
今天,忽然发觉:这几天,在阅读学员们的作业打卡时,潜意识里的我一直都以老师自居。
虽然会看到作业中的闪光点,但是,总有一种想修改作业中不足的冲动。——教师的职业病。
有时看到学员的处理方式不太理想,会指出其失误,并给出自己的建议,偶尔还会展示自己的成功案例。
这是我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要警惕的。
每个学员的个性不一样、说话风格不一样、做事方式也不一样。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在实践中慢慢尝试、调整,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由此可见,正面管教家长课,不仅仅是学员们的训练营,也是我的训练营。
我要尝试着发挥自己控制型人格的优势,同时克服控制型人格的缺点。这样才能帮助自己和学员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