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星期一,课总是特别难上,两天周末一过,前面五天的引导又归零,这就是2>5现象。照片忘带的,作品集没做的……特别疲劳的时候,对这个职业难免心生倦怠,可再怎么样,课还是要上的,讲台还是要站的!
有些精彩是可以预期的。就狐狸这句“本质的东西,是用肉眼看不见的”,让学生聊聊:哪些东西是重要的,却看不见呢?
空气。
时间。
孔子。
小王子。
幸福。
爱。
老师的鼓励、信任等等。
但有些精彩,却差点丢掉。因为孩子的灵感或思维就是千钧一发,或者昙花一现,错过了可能就永远错过。
邵玉祥说:想象力是重要的,却看不见。
其实爱因斯坦也是这个意思,但他的说法跟你不一样。我的本意是想告诉他们原话。
老师,《课堂练习》上也有这句话。陈奥宇不等我将话说完,已经插过来了。
《课堂练习》上有吗?我不知道,那你们就找一找吧。
每个人都转身,从包里拿出《课堂练习》,但找到的是“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好像是高尔基说的。
孩子们鸣锣收兵,不找了,可解铃还需系铃人,陈奥宇说:老师,在这,我找到了。
让他读:我其实没有什么能耐,只不过强烈的好奇心让我不断进步。
找到的这句,依然无法将邵玉祥和爱因斯坦连接起来。陈奥宇有点气馁。
提醒他们:这句话里面虽然没有提到想象力,但也告诉我们还有什么东西是重要却看不见的?
好奇心。祁阳小声地说。
没有白走的路,所有的弯路,其实都自有意义和意思。
作为奖励,我补充了爱因斯坦的原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有限,想象无限。
本以为到此为止,哪知道随着共读前进,思维的藤蔓还在不断延展,读到22章《人们在寻找什么》小王子和扳车工这段对话时——
问他们:为什么大人在火车里睡大觉、打哈欠,小孩却把脸紧贴着玻璃窗朝外观看?
因为小孩有好奇心,大人没有了。程子妍的声音非常好听。
大人都没了好奇心吗?小孩一定都有好奇心吗?比如那些听写错了不订正,老师要求的作品集也不完成的同学,他(她)还有好奇心吗?我追问。
不一定。
那些同学没有。
小孩子七嘴八舌。
那刚才说爱因斯坦一直保持他的好奇心,他是小孩还是大人?调转马头跑向爱因斯坦那句话。
爱因斯坦是小孩。
阅读真的是让这些小孩越来越清醒,这么绕的问题,他们居然没被我绕昏。
那以有没有好奇心这点来说,什么是大人?什么是小孩?阅读的目的并不指向书本本身,而是孩子的思辨。
有好奇心,就是小孩,哪怕大人也是小孩。没有好奇心,就是大人,哪怕小孩也是大人。汪吉琳虽然表达不能这么清晰,但意思就是这个意思,我帮她捋顺了一遍。
后来雷程媛在读后感言中写下这样一句话:我哥哥不爱学习,他就是一个大人。我外婆还在看书,她就是一个小孩。
如果不走许多的“弯路”,孩子的价值观能得到这样的修正吗?这几天一直跟几个年轻姑娘说:备课的时候要备透文本,但上课你就要丢开你的设计,顺着学生的思路走,这样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命的对话,才有思维拔节生长的声音。
何昊阳说:“老师,那……”,我已经准备结束21章《渴望被驯养的狐狸》。一来时间紧,二来上周五已经读过,只是因为这是华彩乐章,我再为他们演奏了一遍。但我还是听出他声音里面的问号,这是个特别聪明的小孩,他提出的问题,通常都非常有质量:何昊阳,你想问什么?
小王子重复了狐狸那句“我要对我的玫瑰尽心尽责”,这儿为什么不加单引号?
这小孩还真厉害!上周讲到“驯养”这个词时让小孩子注意上面的单引号,讨论为什么时告诉他们,因为“驯养”这个词是狐狸说过的,在自己说的话又引用别人的话,就必须在双引号里再加单引号,以便区别开。他牢牢记着,并对此产生疑问。
让他们再读小王子和狐狸的这段对话。读,看起来这么简单的事,有时候既是目的又是手法,还是思维的桥梁。
狐狸用的是“你”,而小王子用的是“我”,不完全一样。杨楚梦今天的状态还不错!
仅仅是你和我的变化吗?大家来看我跟朱瑞的对话。
朱瑞,你要对你的作业负责。朱瑞,同样的话你要怎么说?我别有用心地看着朱瑞,故意这样说。
我要对我的作业负责。朱瑞看着我,眼神里有兴奋,也有小小的愧疚。
这样的即兴表演,小孩子看懂了:说话的人变了。小王子将狐狸的话变成了自己的话,这里就不是引用,不用使用单引号了。
于是呢,我将“昊阳”两字超大地写进“今日之星”,孩子们羡慕不已!这羡慕,就是动力。
我们的教育教学,从来不缺乏理论。都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可是如果我们没有真的让孩子提出问题,尊重孩子提出的问题并将其变成教学资源,孩子们怎么会真的认可老师自己都不认真的大口号呢?没有这样的经历和认知,提问怎么会变成他们的习惯和意识呢?
你要什么样的孩子,先变成那样的人。教育的本质,无非这一句。
后来,在回答前面“什么东西很重要,却看不见”这个问题时,何昊阳给出的答案就是——提问。
不急,不虑,不惧,安静从容地左右逢源,所谓的纪律问题,就不是问题。
上课,无非就是上心。这句话,我不记得自己说过多少次,估计对方耳朵起了茧,我还会天荒地老地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