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闲读笔记031:为政第十八

本文以邹憬、王盛元《论语通解》为通解,综合参考杨伯峻《论语译注》,新编诸子集成之《论语集释》,南怀瑾《论语别裁》,《四书章句集注》

原文:

子张学干禄。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通解:

子张请教孔子如何才能求得官俸,孔子说:“多听别人的意见,将自己有疑问的事情保留,认为正确的要谨慎地讲出来,这样就能减少过错;多看别人做事,有疑惑不解的地方暂时保留,认为正确的要小心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懊悔。言语和行动尽量减少过失和懊悔,获取官俸的秘诀就在此了。”

笔记:

子张性格和子路有点像,都是热心肠,急勇好武,广交朋友,清流不媚俗。这些都是很好的性格,但是孔子说他性情偏激。据说他把孔子关于忠、信的教导写在大带上,以示永远不忘。他卑视品德修养低下者,认为缺乏道德,行为不坚强,信仰不坚的人多一个不为多,没有不为少。 这就确实是性情偏激了。同时,他主张尊贤容众。许多大儒认为子张习儒近墨。

这里孔子跟子张强调阙、慎,就是针对子张的性格来的。孔子不主张从权,但是主张中庸,也知道许多人和事不是非此即彼的。子张尊贤容众,这个众并不是指所有人,而是子张认可的比他自己更加贤能的人,至少不是品德修养低下的人。

但是做实事的能力能用品德高低来评判吗?一个人现在品德低劣就永远低劣吗?

孔子本身主张有教无类,因此对子张这种一棍子把人打死,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性格是反对的。而且大家都不是圣人,所以大家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别人如此,子张也不例外。但是,在适当的教育下,每个人都是有可能成“圣”的,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得法的老师。对于教不好的学生,可能是自己教不得法,那么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师不应该是去否定,打击学生,而是要一方面鼓励学生按照他自己的方式意愿发展,老师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同时,老师自己也要积极的拓展自己的教育方式,以期能主动的教导更多的学生。

孔子时代的从政者,也是教化者,不能只图一己之爽快而口不择言,更不能凭一己之好恶而妄下决断。最让人后悔的事情不是自己做错了事,而是自己做错的事产生了严重的后果,而且这个后果的承担者还是自己原来声称要保护的人。

古语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上位者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行为往往会产生蝴蝶效应般的影响。

面对直接了当的向自己求问从政为官之法的子张,孔子当然要针对他的严重缺点提出指正,这是对孔子自己的教育态度负责,也是对子张的理想负责,更是对天下民众负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国商朝及西周时期,教育为贵族垄断与霸占,图书典籍收藏在宫廷之中,学校亦设在宫廷和官府之中,以吏为师,学宦不分,只...
    孔孟之乡阅读 8,035评论 0 11
  • 今天慰问一下我的老同学,我的好朋友,我的那个曾经喜欢了整个高中的女人。就在今年的六月十号,他结婚了,新郎不是我哦。...
    一个人静静的看阅读 2,286评论 0 0
  • 悲伤的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有一个小孩。 然后,他长大了 ... ... 青春,是一首永不褪色的歌。 青春,是一段...
    白浪塔阅读 3,32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