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现微信真的是个好东西,你可以在上面找到任何你感兴趣的东西。也能够看到许许多多志同道合的人群,他们用他们的方式去总结自己的经验,然后和别人一起分享,而我就是一群学习当中的一员。
我加了一个群,这个群里每天都会9点钟上课,但我经常性的没能给参加,总觉得自己的时间很忙,但有事想一想,其实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差不多的,为什么有的人能够一直坚持的去听课学习,而我每天经常性的去玩手机,没有把这样一种工具很好的使用起来。而是在很多群里聊着不痛不痒的话题。
晚上听了尹老师的课,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他说,其实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在于智力,而在于意识心态和所处环境的变化。
进一步来说,我们所经历的事情,和我们接触的事物,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我们的视野。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对。
在这个言论自由的年代,谁都有发言的权利,说都可以聊天胡扯,也可以喝酒吹牛皮,但真正决定我们未来发展的,除了机遇之外,还有的就是我们的意识形态的变化。
尹老师是一个做团队建设的宣讲导师,他曾经连续创业开垮过5家公司,第五家的时候终于获得了成功。其实我羡慕的不是他所获得的成功。而是他开垮4家公司后,还有勇气从头再来的那份坚持和执着。
他在打造团队的时候,都会在团队宣言的课上讲到这样一句话:
我是团队的一员,哪里没有做好都有我的责任,发现问题我将即使提出我的建议,团队的点点滴滴都凝结着所有人的辛勤的付出和汗水,因此我不会浪费一分钟,一度电,一张纸,一杯水。
我想作为一个经历过几次创业的人来说,能够总结出来的都是非常好的干货材料。对我来说,我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去看世界。
曾经我作为一名老师,如今我作为一个学习管理咨询师来说,我跳出教师这样一个标签的代名词的时候,回过头去看这一行业。其实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种心态的变化,更多的是对教育本身来说,看到的不同视野的变化。
作为一个教育师范类,已经毕业一年多的人来说,我只能用自己的感触和观察,结合自己所处的环境去总结生活。
虽然这样避免不了一种地域和思维的局限性,所以我很迫切的想要寻找到这样一个线下和线上的交流互动的平台,去分享去交流,去实现思维的碰撞,去寻找灵感的火花,去寻找解惑的答案。
但一直因为没有找到这样的一个平台,也没能够抽出时间自己组织一伙人,来一个线下的聚餐交流活动。
但我想后期如果可以,我们能够通过好习惯交流群开展线下活动,组织全国的好友参与其中,能够体验线上学习分享,线下交流互动的全新方式吧。同时认识更多的线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