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小短片被要求完成,小旅社耽误了时间,先向读者表示歉意。这次推送我 们来说说婚礼跟拍吧。
说起来有点小讽刺,小旅社最初以摄影师的目标进入现在的公司,在跟了几场婚礼,熟悉了最基本的流程,我竟做起了摄像师!好在的是影像是相通的,出色的视频每一帧都是令人羡艳的图片。
相比较于摄像,摄影有着若干优势:
一是灵活机动性高。为了写这篇推文,我又重读了杨浩明编写的《婚礼跟拍全程攻略》,非常适合入门级的读者,而且他灌输的思想是种婚礼摄影师的崇高感、欣喜感,在他的言辞中读出的是感恩,是与瑕疵的和谐,以最好去揣度。很不易,单子做多了,“无所谓”“疲惫”也慢慢占据你的头脑。翻过书页,诸如“与服务员大玩激烈的卡位战”、“从夹缝中拍”之类的语句充斥着全书。摄像抖是大忌,抖一秒整个短片白费,这也是机动性差的来源之一,除非借用像小斯(斯坦尼康)、陀螺仪(电动稳定器)这样的辅助工具来实现即时追踪,但伴随之而来的是体积的倍增,体力的消耗。
二是对焦的快捷。影像一忌抖,二忌糊(对焦不准确),在此之上才去谈构图,才去谈艺术。摄影时,单反有防抖开关,有快捷对焦点的选择,本身你眼睛紧贴着取景器再加上对焦的快捷键就很便捷。摄像通常手动对焦,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很容易错失一现即逝的画面,可悲的是婚礼是一个个一闪即逝的画面组成。
婚礼跟拍,顾名思义是指利用照片或影片,讲述结婚当天所发生的故事。影片小旅社后续会推出。
我会从器材的选择和婚礼流程来解说。
器材的选择
坦白讲,最近看到的婚礼摄影师都背负着长枪短炮,有些苛刻的摄影师还会带着灯具,器材足足有大型的行李箱如此多。在我的圈子里,以佳能相机为主,总之无论是哪家的机器,尽量选择全画幅的相机,高感和成像质量还是有较大优势的,佳能最低六弟(6D)也可无敌兔(5D2),当然直接奔向1D也未必不可取,前提是你的摄影技术已可以曝光准确。
通常婚礼摄影师双机为1D和5D3,镜头涵盖大三元(16-35,24-70,70-200),外加一些经典焦段定焦——35mm,50mm,85mm。这无疑算是高配了,小旅社之前却是6D套机打了几场~小旅社认为5D3+24-70mm,2.8+50mm够了,当然你如果追求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广角也是不可或缺的。
跟拍时对时间要求非常早,我一度保持着做单子4:50起床的习惯。赶到新人指定的地点也才6:20左右,所以补光工具显得弥足重要。通常是热靴式闪光灯打跳灯,仪式上昏暗复杂的光线闪光灯也是不可或缺的。为了拍摄现场光,可以只用一台机器挂闪光灯,另一台捕捉现场光。
电池现在摄像是保底四块,摄影相对少点,当时我好像配三块,实际上两块也勉强够用。如果原装电池暂时没法挥霍时,建议品胜电池,闪光灯电池和闪光灯电池充电器亦是。
储存卡32G两张差不多了,我通常双格式(RAW+JPEG),一张32G的储存卡双格式保存1000张左右吧。
电池和卡要随身携带一份,仪式开始前换卡换电池!
喜欢杨浩明的一段话:它不是另外一组婚纱照,它没有多余时间能细调角度,打出完美无瑕的光线。它所呈现的,是最自然的情感与最写实的美丽。它记录着新人在结婚当天发生的所有情绪转折,所有具体的、抽象的事件。你也许一辈子看不到她如此考究的穿着,一辈子也听不到他的肺腑之言,一辈子经历不到他和她这样刻骨铭心的拥抱……种种平时可能不会出现的,全部集中在这一天发生,而婚礼摄影师必须用照片表现出种种具体与抽象的事实。当这美好的一天结束,一切归于平淡,所有为这一天所付出的心力,也只剩下照片可以带新人回到那一天,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