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石家庄大讲堂之间自己就暗暗决定,这次一定要勇敢的上台做分享,要超越自己。所以当有了名额可以说说自己的感悟的时候,我就在思考我说点什么,所以先没有举手,两个名额一下就没有了。第一位妈妈说的点启发了我,我一下有了感悟,当主持人说要增加一个名额的时候,我立马就举手了,得到了上台分享的机会,就孩子对吃药这个事情的认识做了分享。下来我很高兴,也有些后悔,我怎么不再说说家庭的情况呢?怎么不说说我的成长呢?怎么就那么死脑筋呢,说就上午的听课说感悟就只说感悟了,这叫什么?守规矩?听话?还是叫不能灵活的应用,死板,不开放,应该是后者。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本地的分享会上,主持人先说分享自己参加大讲堂的收获,没有说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和现状或目前的问题,我本来有问题的,以为会在下一个环节才说,结果除了我没有介绍外,其它的家庭都介绍了,这是什么情况呢?还是那个不敢越雷池一步的问题,我太能根据环境的要求来修正自己的行为了,而不管自己的原有需求,还会根据环境改变需求。这是不是就是说的边界问题呢?没有明显的边界。我都没有边界,自然也就无法限定女儿的边界了,没有做好人生观的导向。我是过于相信女儿,不认可自己。只有修行!先修正自己的三观。
讲台上的分享反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